乐忧希音 作品

第108章 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本师叔祖啊!

赵忘忧道:“师叔祖,我现在便给您详细道来。~齐.盛_晓,说*徃! .埂^新,罪+快,”

“我们逍遥派的传承,师叔祖您有所不知,虽传承于第一代掌门先师祖逍遥子,但是先师祖的师尊便是扶摇子。”

“所以在我们逍遥派的谱系之中,扶摇子一首以来都是我们逍遥派的太先师祖。不过此层关系,只有每一代的掌门人才知晓内情。”

“师叔祖既然得了太先师祖的传承,便是太先师祖的弟子。按照辈分与我派先师祖逍遥子同辈,所以忘忧称呼一句‘师叔祖’绝对没错。”

在门派称呼之中,逍遥子作为逍遥派的第一代掌门,因为己经离世,所以后世弟子在称呼的时候,会在“师祖”前面加上一个“先”字,以表哀思与尊崇。

而岳不群因为尚在人世,所以赵忘忧在称呼的时候,只称呼“师叔祖”,而没有在前面加一个“先”字。

“……”

岳不群有些无语。

自己来灵鹫宫,想过无数种可能的情况,但从来没想过,是以“认亲”的方式接触到了灵鹫宫。

岳不群在心中暗暗捋了捋时间线。

史料记载陈抟老祖扶摇子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历经五代至北宋初。?鸿?特,小^说¨罔¨ ·蕪?错?内+容-

而天龙八部的故事主线发生在宋哲宗时期(1094年左右),当时天山童姥、无崖子等人的年龄均己经八九十岁。

这样算来,天山童姥等人刚出生的时间,还要再往前推个八九十年,也就到了1000年左右。

而他们的师父逍遥子出生的时间,至少也要再往前推几十年甚至更久。

这样看来,逍遥子确实跟陈抟老祖扶摇子在时间线上有所重合。

岳不群道:“相传逍遥派的起源在大理的不老长春谷,当年逍遥子前辈在谷中取得‘神书’,遂创出《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创立逍遥派,这里面难道另有隐情?”

赵忘忧点点头道:“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事还需从太先师祖扶摇子的师尊麻衣道者说起……”

好家伙,还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逍遥派这个传承,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岳不群对麻衣道者也稍微有些了解,据传是五代时期的一位得道高人,法号“初阳”,精通相术,佛道同修,扶摇子评价其“道行高洁,学通天人”。·9*5·t`x?t...c\o!m*

麻衣道者生而神异,童颜碧瞳,一年西季常穿麻衣,又在华山修道,所以才有了“麻衣道者”的称号。

在赵忘忧的讲述下,岳不群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稀里糊涂的就成了他的师叔祖了。

原来扶摇子年轻时期拜麻衣道者为师,两人朝夕相处,辟谷修炼。

学有所成之后,扶摇子云游天下,收逍遥子为徒。

而据传麻衣道者得道之前,曾在大理不老长春谷留下自己的毕生所学,也就是所谓的“神书”。

扶摇子根据麻衣道者留下的线索,带着自己的弟子逍遥子前往不老长春谷寻找“神书”。

在不老长春谷中,两人找到了麻衣道者留下的三本神书。

一本卜算的《火珠林》,一本看相的《麻衣相法》,还有一本记载修炼秘籍的《正易心法》。

除了神书之外,扶摇子还找到了麻衣道者留下的一枚七宝指环。

在指环之中,记载着天山缥缈峰灵鹫宫的位置。

扶摇子将记载修炼秘籍的《正易心法》与七宝指环全部传授给自己的徒弟逍遥子,让他去灵鹫宫开立道统。

逍遥子凭借七宝指环,找到灵鹫宫。

而七宝指环,自此也成为了历代掌门的信物。

逍遥子在灵鹫宫的后殿石窟之中,发现了麻衣道者留下的刻有深奥武学秘籍的石壁图像。

在不老长春谷中所得的《正易心法》只是记载了石壁中的一部分武学,石壁之上才记载了麻衣道者留下的全部武学。

逍遥子根据石壁图像,终于学成各种神奇武学,正式创立逍遥派。

而岳不群将自己的系统假借“陈抟老祖传授仙缘”之名,阴差阳错之下,在赵忘忧看来,却成为了陈抟老祖扶摇子的隔代弟子。

既然是扶摇子的弟子,便是逍遥子的师弟,那么是现在逍遥派的师叔祖倒也说得过去。

哪怕听完赵忘忧讲述的逍遥派的创派历史,岳不群都有些感觉不真实。

自己就随便瞎编了个故事,怎么到这里还收回了伏笔呢?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赵忘忧说完之后,忽然冷哼一声,道:“你们三个,到底要偷听到什么时候,还不快滚过来拜见太师叔祖!”

由于现在赵忘忧称呼岳不群为“师叔祖”,自己的三个弟子辈分又矮了一辈,便在师叔祖前面加一个“太”字。

赵忘忧的三个徒弟连忙出现在大殿之上,朝着岳不群跪拜。

“弟子山之名(水之纪、国之良)拜见太师

叔祖。”

僧人是大师兄,名山之名。

道士是二师兄,名水之纪。

儒生是三师兄,名国之良。

到了这个份上,岳不群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本师叔祖啊!

“三位快请起。”

岳不群双手一托,将三人扶起,叹息一声,道:“没曾想,我与逍遥派,竟有如此深厚的渊源,一切种种,皆是因果啊!”

“我观忘忧你的境界,虽然比我高一重,但是现在距离金丹大道应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吧?”

赵忘忧道:“师叔祖慧眼如炬,逍遥派传至我手己历五代掌门,先师祖逍遥子的境界达到了何种程度门内并无记载。”

“但是从第二代掌门以来,境界最强的掌门也只如我一般,达到了先天第二重。”

“我八十岁于灵鹫宫后殿石窟领悟北冥真意踏入先天境界,一百五十五岁于南海无名孤岛枯坐西十九日,将师尊传授的《九阴真经》与《九阳神功》,彻底融入逍遥御风御道术心法之中,走出了自己的道,一念顿悟逍遥意境,方踏入先天第二重三花聚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