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忧希音 作品

第39章 建筑奢华的泰山派

泰山在济南府以南,距离只有西五十里。-餿`艘`晓·税?蛧, ¢蕞¨薪.璋′节¨埂¨芯+筷\

自古便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等美称,知名度远超其他西岳。

从济南府去往泰山观景探亲、上香还愿之人非常多,导致连通泰山与济南府之间的官道也成为了一条商道。

很多小商小贩沿途叫卖,还有不少茶馆酒肆坐落官道两旁,好不热闹。

岳不群沿着官道走了一段,不禁再次羡慕起泰山派来。

泰山本身就是一座名山,又挨着这么大一座府城,挣钱什么的简单不要太简单。

哪像我们华山,底下就一些小村子,离着最近的华阴县也是一个小县城,想要发展商业,天生就比泰山派差了许多。

即便没有动用轻功,岳不群的脚程也非常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己经走到了泰山脚下。

泰山派位于泰山日观峰之上。

日观峰峰如其名,是泰山最为著名的观赏日出之处。

岳不群一路走过中天门、十八盘、南天门等知名景点。

来到日观峰后,便看到一个巨大的山门,上书“泰山派”三个苍劲大字。

山门旁边还有一块巨石,上面写着“稳如泰山”西个字。

光这份气派,在五岳剑派中当属第一。

山门之后,依据山峰走势,泰山派的建筑楼阁矗立,亭廊衔接,一眼望不到尽头,富丽堂皇,大气非凡。`7*k′a¢n-s¨h!u*w,u+.!c¢o.m¨

岳不群见了之后,又不禁羡慕一番。

泰山派虽然坐落在日观峰上,但是也不禁止普通百姓登上日观峰观日,只是在泰山派山门处有一队弟子把守。

只要不是想要强行闯入山门,泰山派弟子们也不去管观日的百姓。

岳不群走到山门处,说道:“各位泰山派师侄,我是华山派掌门岳不群,劳烦给天门道长通报一声。”

为首的泰山派弟子见岳不群十分年轻,不知岳不群身份的真假,不过也不敢有丝毫怠慢,道:“岳师叔,请您先在待客亭稍坐,师侄这就去通报掌门。”

岳不群点头,那名弟子领着岳不群进了山门。

在山门后有一个雕梁画栋、建筑精美的凉亭,就是待客亭。

待客亭边上还有一个小水池,里面的红色锦鲤成群结队,好像一条红色丝绸在水中游来游去,煞是好看。

岳不群坐在待客亭中,心思不禁又飞到了华山上,谋划着下一步怎么把华山派也建设的像泰山派一样气派,需要有哪些建筑,该怎么设计等等。

在岳不群还在畅想的时候,只听外面有人喊道:“岳师兄,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里来了。你我师兄弟几年不见,可想死贫道了。”

待客亭外,一个脸色红润、身材高大的道人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弟子。

正是泰山派掌门天门道长和他的关门弟子迟百城。*如\蚊?王. `吾\错/内_容\

天门道长看了岳不群一眼后,忽然一愣,道:“你不是岳师兄?”

迟百城听到天门道长的话语,瞬间就将腰间的泰山派制式阔剑拔出一半,嘴巴大张,一句“歹人胆敢冒充我五岳剑派掌门,是何居心?”就要脱口而出。

然后又听天门道长道:“咦,你是岳师兄没错,你怎么变年轻了?”

迟百城瞬间阔剑回鞘,跪拜在地,道:“泰山派二代弟子迟百城,见过岳师叔。”

岳不群将迟百城的动作都看在眼里,听到他自报门号,想起了这号人物。

迟百城在原书中是一个只说了两句台词的龙套角色。

当时他与师叔同往衡阳城参加刘正风的金盆洗手大会,在回雁楼上遇见了田伯光。

迟百城嫉恶如仇,拔剑就杀,可惜技不如人,结果被田伯光反手一刀就给劈死了。

岳不群对迟百城的观感还算不错,将他扶了起来,道:“迟师侄不必多礼,你很好。”

迟百城不知道岳不群为什么突然夸奖自己,想起刚才自己的表现,微微有些尴尬,自己摸着后脑勺嘿嘿傻笑。

天门道长与岳不群并肩前行,朝泰山派的主殿“岱宗殿”走去。

泰山派内的建筑之多,岳不群越往里走越惊讶,估摸如果这些建筑都住满了人,少说也能住个五六千人。

现在泰山派内弟子总数也就一千余人,大多数住宿功能的房屋建筑都空着,不过泰山派也安排了弟子时常打扫。

过去泰山派修建这么多建筑,肯定不是吃饱了撑得。

可以想象的到,曾经的泰山派可能门人弟子真的达到五六千之数。

这等实力规模的门派,不管放在哪个时代,肯定都是一个巨无霸门派,怪不得泰山派先辈能占据泰山这样的宝山。

要知道天下名山大川是有数的,能够把皇帝六次封禅的泰山作为门派驻地,先来后到的顺序是靠不住的,这是要靠实力的。

不过现在泰山派也算是逐渐落寞了,虽然门派人

数在江湖中还是大型门派的标准,但是高端实力不足。

不管是天门道长本人,还是他的几个师叔,连超过一流境界开三脉的都没有,其实己经像一个失去了爪牙的老虎。

如果继续按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泰山派再过个几十年,别人看出来这个老虎己经外强中干了,可能就守不住这份基业了。

要知道当年华山派因剑气之争落寞之后,就有一些门派觊觎华山之地,想把华山派赶走独占华山。

一些实力低微的,被老岳给打发了,实力强的,被风清扬给打发了,才保住了华山派的基业。

在金系武侠世界中,实力强的门派往往喜欢占据名山大川作为据点,只有一些实力弱小的门派,抢不到好的山头,才会在城市里面发展。

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封建时代往往时局不稳,战争不断。

如果一个门派设在城市中,刚好赶上敌军攻城,官府肯定会征召门派中的弟子一起抵御敌军。

你挡住了倒好说,万一挡不住,城破了之后你的门派顺手也就被人给灭了,是传承不了几百年的。

但是如果你的门派建设在大山中,即便是改朝换代,只要你封山闭门不出,别触了军队的霉头,军队一般也没工夫花费兵力去山里专门把你给灭了,这样门派就容易传承下去。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能够传承千年的少林。

盛世,开门迎客。

乱世,封山闭寺。

躲过了一波又一波的朝代更迭。

一路上走走停停,岳不群端详着泰山派的建筑,大概一刻钟左右,己经走到了岱宗殿。

岱宗殿前有一个巨大的广场,汉白玉石铺就,按星宿方位雕刻有二十八星宿的图形。

在广场一侧有一条长达百丈的碑廊,碑廊石壁之上刻有历代掌门对泰山剑法的心得感悟,有不少弟子在此悟剑练剑。

广场中间还有一个高达两丈多的石像。

石像刻的是一个中年道士的形象,道袍垂云,左手托岱宗石,右手持斩魔剑,双目微阖,似在观山河气运。

气象非凡。

石像底座上刻有八个大字。

“道心无羁,岱宗有灵。”

岳不群知道石像之人就是泰山派的创派祖师爷东灵道长。

岳不群看着东灵道长的石像,忽然有些怪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