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扩大规模
看到一众公主们的反应,房遗爱也不禁失笑,不得不说显微镜的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
萧皇后笑着说道:“放心吧,现在宫里用的凉水也都是烧开后又凉下来的,自从看过显微镜之后,就再也不敢用生水了。”
襄城公主她们也连连点头,看过显微镜之后,以后无论是沐浴还是洗手还是做什么,总之都不会再沾生水。
虽然经历了一场惊吓,但襄城公主她们心里并没有真的埋怨晋阳公主和房遗爱,反而很感激。
知道这个吓人的真相还能有办法避免,总比一辈子都被蒙在鼓里要好。
而且,她们也知道了显微镜的重要意义。
今天的铜球实验热闹非凡,引起了无数人的惊叹,必将在长安引起热议,然而,在她们看来,显微镜的出现无疑更伟大,更值得赞叹。
也许显微镜的出现,能使得医道有惊人的改变。
这场铜球实验确实在长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尤其是房遗爱还留了个悬念,更是引人遐想。
房遗爱也在留意这场试验所造成的影响。
虽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场实验的意义是什么,但是这场试验实实在在的加深了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让科学慢慢的深入人心。
实验结束之后,房遗爱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即将到来的讲学上。
这次讲学地点改在了芙蓉园的紫云楼,房遗爱提前去勘探了一下地点,并且做一下布置。
作为芙蓉园最大最宏伟的建筑,紫云楼用的是重檐庑殿式四坡屋面,内部面积很大,容纳数百人不成问题。
更妙的是二楼也能可以利用起来,以后可以用邀请长安城的千金小姐、贵夫人们来听讲,不用担心男女混在一起不方便。
虽然彼此有可能看到对方,不过也不用担心,因为大唐的风气还没有后世那么保守,没到了被看见都不行的地步。
大唐的女人其实抛头露面的不在少数,不只是普通人家的女人为了生计抛头露面,就算是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也会外出踏青出游,积极参加活动,甚至骑马出门都不算罕见。
所以,如果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发出邀请,肯定能吸引不少贵妇和千金小姐前来听讲。
科学渐渐走红成为人人交谈的时髦,那些贵夫人和千金小姐们肯定也会对此感兴趣。
科学确实枯燥了些,她们是真感兴趣也好,是附庸风雅也好,只要能来听讲就是好事。
想想吧,楼上是公主、贵妇、千金小姐,楼下是勋贵官员还有青年才俊,到时候谁不想来紫云楼听课?
房遗爱做出了一番安排之后,这才离开了芙蓉园。
他正想提前回去跟晋阳公主商量一下,却没想到阎立本派人来找他,于是房遗爱就改道去了将作监。
“工匠们又制出了三副玻璃镜片,其他零件也都准备好了,国公看看能不能用?”
这对房遗爱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惊喜,明天在紫云楼讲学需要用到显微镜,他正担心只有一架显微镜不够用呢。
毕竟,前去听讲的官员学子加起来有三四百人呢。
房遗爱当即着手组装显微镜,一边组装还一边解说,以后将作监还会制造更多显微镜,总不能都让他来组装,他哪有那闲工夫。
将三架显微镜都组装了起来,房遗爱当即让人打来清水试了试,结果三架显微镜都能用。
看来工匠们是找到了诀窍,房遗爱满意的点头:“不错,这三架显微镜也都够用。”
“显微镜最重要的就是磨出来的镜片,越清晰越好,能放大的倍数越大越好,你们也要精益求精,争取能继续精进技艺,制作出更好的显微镜,将大有用处。”
阎立本连忙答应道:“国公放心,我会重视的,奖罚并用,一定能精进技艺,制作出更好的显微镜。”
房遗爱笑着点头:“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这三架显微镜我带走了,你们也要继续制作显微镜。”
阎立本听说房遗爱要将三架显微镜全都带走,不由大吃一惊。
“国公全都要带走吗?”
房遗爱讶异的看着阎立本,疑惑的问道:“你留着显微镜干嘛?要敬上吗?之前那架显微镜就在两仪殿,你无需敬上。”
阎立本解释道:“陛下交代我要制作出显微镜交给太医署,太医令来催过好几次了,急切的很,国公要不留下一两架,我也能给太医令一个交代。”
“原来如此!”
房遗爱笑着说道:“你不必担心,我明天讲学要用到显微镜,用完之后会将显微镜送去太医署。”
阎立本听了这才松了口气,拱手笑道:“如此就多谢国公了。”
又多了三架显微镜,房遗爱的心情大好。
明天的紫云楼会有三四百人听课,他会邀请所有人轮流上来观察显微镜,多了三架显微镜能节省很多时间。
将三架显微镜送到了书房,房遗爱这才来到了后寝殿。
长乐公主带着房熙回了自己的公主府,后寝殿明显冷清了不少。
尤其是房昕显得有些无精打采,虽然有很多人可以陪着他玩,但是都不及一般大的兄弟一起玩更有趣。
晋阳公主笑问道:“去紫云楼看过了?”
房遗爱笑着点头:“嗯,紫云楼确实很适合我讲学,一楼容纳三四百人绰绰有余。”
“不止如此,我还等上二楼,发现二楼那一圈也适合听讲。”
“我在想,你和长乐可以邀请一些夫人、小姐去二楼听讲,也不用担心会受到一楼男人们的影响。”
晋阳公主听了不由拍手叫绝,高兴的说道:“这个主意好!”
她早就想去听房遗爱讲学了,可是又不方便跟那么多男人挤在一起,去紫云楼二楼听讲完美的解决了难题。
晋阳公主兴致勃勃的开始谋算起来:“你讲的学问早就名扬长安,肯定会有很多夫人、小姐乐意去听你讲学。”
“不过,你明天就要讲学,时间太赶了,来不及呀。要不要延后几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