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不好搞啊

程家靠着程太后,除了武将外,他们家的读书人这几年在朝中也有不少上了位,也算是有了一席之位。

程祭酒对于目前的情况是挺满意的,觉得自己这个家主做得非常到位了。

毕竟此前他们程家,也就出了几个不大不小的武将。

虽然他也挺想自家再上一层楼的,但是用他女儿这种办法来给自家挣功绩,程祭酒还是会有不小的心理压力。

他干脆喊来自己的长子,把这件事交给他。

程祭酒长子建兴伯程序安,年纪不算老,才三十多,正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年纪。

听了自己妹妹的策划后,他不由得在心中感叹了一声。

果然是后宫之主,一国太后。

他这妹妹,才是做大事的人啊!

程序安爽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还打算着自己这段时间也找个理由往边疆跑一趟。

刚好被他遇到入侵的夷狄,然后他带着人把这些夷狄们赶跑,正好也能立下个不大不小的军功。

他是个文官,能立军功对自己的仕途是非常有利的。

程序安先让亲近的人往边关送了信,然后找了一个前往边关巡视的工作,让人帮他提了上去。

这样后面就算有什么事,也不是他主动提的,不怕别人查。

没过多久,他便喜滋滋地动身,开始往边关巡视去了。

程家这边高兴,却有人在发愁。

发愁的人,正是卢阳伯项志宇。

朝廷这次派他去抵挡东南,阻止苏誉进京,是他能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好消息。

然而在仔细了解过东南的事情后,他便知道这是一件苦差事了。

朝廷派给他的兵和物资有限,后面得到的补给估计也不会有太多。

可东南那边就不同了。

他们刚刚才占了胡族,那边的资源估计都被他们搬了回去。

如今正是富裕的时候。

打胡族那种仗,跟他们现在这样的是不同的。

他们去打叛军,只会越打越穷。

所以卢阳伯在接到旨意后,便一直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项子奇看自己父亲这样发愁,忍不住说道:“父亲你也莫要太过忧思了。”

“苏锦言虽然背靠东南,有不少兵力,可他毕竟是个文人,打仗方面肯定是比不过父亲的。”

卢阳伯摇摇头:“他不止有东南的兵力,他还有淮南王这个大将。”

“我虽觉得自己在军事上不比淮南王差,可我能得到的支持与他是天差地别的。”

打仗除了考验主将外,更多的是比拼后勤。

就朝廷这样拉胯的程度,卢阳伯已经能预想到这一仗的艰苦程度了。

可再艰苦,圣旨都下了,他也没办法。

只能收拾东西,把自己的老部下们都召集起来,准备带大军出发。

这仗还没开始,朝廷为了给卢阳伯信心,一开始的物资倒是给得挺充足的。

到了这个年纪了,自然行事都是以稳重为主的。

卢阳伯一路都在研究着河中地区的地图,又到处派人去收集东南和苏誉那边先前打过的战役的消息。

黄州府再往河中地区过来,便是顺云府。

与黄州府一样,顺云府也同样是水路发达的地方。

卢阳伯到之前已经打听好了,苏誉带的东南大军还在黄州府内,暂时没有到达下一个目的地。

至于他们在做什么……

卢阳伯听底下的人禀告后,人有点懵。

“在考察当地民生,看看怎么发展治理当地?”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反贼。

不趁热打铁,把整个各种地区给占下来,反而先发展占下的地方。

这个反贼,不是普通的反贼!

卢阳伯更加谨慎。

他到了顺云府后,亲自带兵去四处勘察,一边打听苏誉占领黄州府的细节,一边部署防御。

得知苏誉有一种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卢阳伯眉头紧皱。

“这武器竟然这般厉害?”

“回将军的话,这都是黄州府那边的人说的。”禀告消息的人说:“那武器威力巨大,城墙都能轰烂。”

“那几天黄州府整个府城都是山崩地裂的声音,连大地都在颤抖。”

“我们也派了人过去看过了,黄州府城墙还没有完全修好,上面到处都是黑色坑坑洼洼的地方。”

“这武器的威力,应当不会作假的。”

这是一个新情报。

此前朝廷都不知道这件事,所以卢阳伯也没有收到过这样的消息。

还是带人到了这边,他特意派人混入黄州府才查到的。

对方有这么厉害的武器的话,那他该怎么打?

那武器只能用作攻城的话,他便不能守,只能主动进攻!

卢阳伯说道:“河中有水师,带着我的令牌去把水师调过来,船只全部征用。”

“再从当地百姓中征兵,全部要游泳好手,我得从水路去试一试。”

卢阳伯此前在边疆指挥的战斗,基本都是骑战与大规模的步兵战斗。

然而顺云府城水路发达,不止有大河,还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河流小溪,这种地形对于骑兵来说没有什么发挥的地方。

大规模步兵倒是可以部署,可他忌惮对方手里那种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所以只能先从水路试一试。

同时,卢阳伯又吩咐道:“你们去找一找关系,看看能不能弄到多一点东南军队手中的武器情报。”

“最好……”

“最好是能把他们的武器或者武器工匠弄过来,我们也研究一番他们的武器!”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打仗之前的情报是必须的,有时候甚至能带来决定性的胜利。

卢阳伯带着这么多人马,不可能贸然动手。

他先在顺云府城慢慢部署,一边等着各种情报。

若是他们也能弄到东南军队的武器,说不定他们也能同样产出这样的武器用来对抗东南的反贼。

而在顺云府城,卢阳伯也遇到了黄州府潘知府遇到的那种情况。

那就是,城中不少人都颇为仰慕苏誉,支持他进京捉拿国贼。

所以他们也同样组织了起来,请卢阳伯帮忙上奏朝廷,让朝廷重查几位皇帝的死因,严惩国贼。

卢阳伯心想,他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处理这种政事的。

想是这样想,但他脸上还是带着和蔼的笑,亲切地接见了这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