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三幺 作品

第779章 D组织


“张老师,我不同意寿元100试验药进行人体实验,是因为这种药会诱变人体基因,可能造成许多无法预测的危害。”

“你看过寿元100的说明书没有?那上面写明了你所谓的无法预测。另外,你问过那些长满老年斑,牙齿都掉光了的老人没有?他们是自愿试药,还是被谁强迫过来试药的?”

華老、王主任来到张和平所在的顶楼实验室的时候,正巧听到张和平与一个年轻白大褂男子的对话。

“我允许你们有不同的意见,也设立了意见反馈渠道,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各不相同。”张和平在实验室里盯着一块显示器,分心说道:

“但我不认同你直接阻挠试药的做法,按照医院制度,你这种行为属于严重扰乱工作,可以被直接开除。”

“不过,你们王院长出面求情,希望把你调去深城和平医院美容科,同时降3级工资,你对此可有意见?”

華老、王主任听到这话,都默默地站在一旁等着,并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年轻医生,心道这个年轻人有何过人之处,竟让张和平亲自对他解释处罚决定。

“我……”年轻男医生犹豫了一下,转头看见華老在走廊上等候,心中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一般,再次开口说道:

“张老师,我最后一个问题,寿元100试验药的副作用,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听这话的语气,好像张和平一旦回答不好,这小子就要做个什么似的。

“我之前把试验药给了两个日岛人,他们用日岛监狱里的老囚犯试药,然后得出了这些副作用。”张和平不以为意的解释了一句,然后反问道:“怎么?你要为日岛人打抱不平!”

“没有!”年轻男医生似乎认可了拿日岛人试药这种事,低头说道:“谢谢张老师和王院长给我改过的机会,我愿意去深城和平医院工作。”

“嗯,去吧!”张和平头也没回的说道:“以后做事多想、多问,咱们医院没搞一言堂,制度栏里有意见反馈电子邮箱。”

“谢谢张老师教诲,您先忙!”年轻男医生朝张和平微微鞠躬,转身离去时,又朝華老、王主任微微欠身,这才走进楼梯口。

華老走到年轻男医生刚才站立的玻璃隔断前,笑呵呵问道:“刚才那个年轻医生犯了错,怎么还需要你亲自劝慰?”

“吕晨,学习能力挺不错的小伙子,已经在世界互联网论坛上发表了5篇医学论文,还上传了3个皮肤病治疗教学视频。”张和平随口解释道:

“更何况,他阻碍基因药剂用于人体实验的出发点没错,只是阻拦的方式没对。”

華老点了点头,便沉默的打量起了周遭实验室,想对比前次所见,看看其中有什么变化。

可惜,他不是那种记忆力超常的人,没能看出多少改变,只是觉得多了几台小型设备。

加上张和平刚才说,“寿元100”试验药的首批人体实验是在日岛进行的,令華老不由多思考了一会,斟酌此行任务该如何展开。

王主任因为上次说了张和平一句“挑事”,此后十天一直耿耿于怀,觉得当时不该用那种直白,且含有贬义的词。

尽管张和平昨晚主动招呼了她一声,她还是在纠结要不要跟张和平道个歉。

不等王主任纠结完,華老就开口了,“和平,上面想把和平航天公司的发射任务,转移到西城发射中心去。那边地广人稀,能有效提升火箭残骸坠落的安全性,你觉得怎么样?”

“他们是不是觉得,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张和平淡漠的回了一句,就没了下文。

这句话也很好理解,张和平之前提出跟航天集团合作,结果迟迟谈不拢合作细则,张和平这才让婷美贸易在深城大鹏半岛投资搞了个和平航天公司。

经过两年的发展,先不说大鹏半岛上的工厂、宿舍建了多少,光是蛇口港到南山,再到大鹏半岛的环城公路,就让婷美贸易花了近1亿镁元!

華老这么问,其实也是在向张和平点明,既然你在大鹏半岛投资了那么多钱,何必迁去港岛。

将火箭发射基地迁去港岛的事,是张和平上次跟和平航天公司负责人鲁中胜提的,鲁中胜就此跟王主任说了一下。

正是意识到華老话里的潜台词,张和平说了一句后,就没有再说下去。

“不转移去西城发射中心也好!”華老继续说道:“我听和平航天公司的工程师说,想把火箭拉去南海发射。”

“他们说,在赤道附近可以借助线速度和离心力,进而减少火箭燃料消耗。”

张和平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依旧在那埋头搞他的细胞实验。

華老见张和平的神色平静,停顿了一下,便聊起了此行任务相关的话题,“你上次提交的入d申请已经通过,你现在是积极分子了,我和王主任将作为你的培养联系人。”

张和平听到这话后,脑袋第一次转向華老这边。

他只是定了定神,便放下了手中实验,去旁边更衣室,脱下了护目镜、手套等物,然后又去消毒室清理了一番,才走出实验室。

“接下来,我是不是要向两位引路人提交思想汇报了?”

看着笑呵呵走出来的张和平,華老与王主任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没想到张和平会这么重视此事。

“要不,我们去外面找个地方坐着说。”张和平说着,伸出左手朝楼梯口一引。

華老与王主任相视一眼,压下眼底的喜悦。

“在你实验室里说也行!”華老指了一下玻璃隔断后的实验室。

张和平笑道:“里面有许多病毒样本,不方便邀请你们进去。”

~

因为大陆考察团入驻和平集团的原故,日岛人急了,生怕和平集团被大陆人影响,放弃换股上市的计划。

加上陈淑婷最近一直没回应换股的事,使得日岛人连着开了十多场远程电话会议,想要破解当前僵持的局面。

殊不知,陈淑婷只是在等手下对那些拟换股日企的调查。

就目前来看,麻生夫妇提供的那份日企名单,全都有贷款,只是贷多贷少的问题。

贷款多的,和平集团以后控股它们,还得偿还一大笔钱,陈淑婷可不想当那种冤大头。

到时候,与其低价收购他们,还不如想办法把他们搞破产,然后低价拍下他们的固定资产。

所以,陈淑婷要摸清那些日企的具体贷款金额,也好方便后续的换股谈判。

要知道,和平集团旗下公司都是优质资产,没有负债不说,盈利能力还特别优秀。

没有特别大的预期收益,陈淑婷才不会拿自家公司股份去换垃圾股。

这不,当陈淑婷带着内地的学习考察团参观和平集团旗下公司的时候,麻生夫妇又跑了过来,询问和平集团准备选择哪些日企换股。

“麻生次官,你应该调去大藏省的,文部省限制了你的发挥!”陈淑婷看着眼前两个矮小的日岛人,淡漠说道:

“你们先回去等我电话,我对你们新增的日企名单,还要做一番调查评估。”

麻生次官扫了一眼旁边的大陆人,接着低头鞠躬道:“嘿!我们静候陈总的佳音!”

等两个日岛人一走,首都大学的代教授顺势问道:“陈总,我听说你们公司运营正常,旗下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很强,不知你们为何要跟日企换股?”

“资本逐利!”陈淑婷继续前行,对身后跟来的众人说道:“我们集团跟日企换股,必然是看到了外人看不到的利益,才会有此商业行为。”

“但这种事属于商业机密,恕我不能直言相告。”

“陈总!”常雯的研究生导师林教授插话道:“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跟国内的相关工厂换股?”

“这是换股问题吗?”陈淑婷反问了一句,便整得身后人不会接话了。

因为国内那些有盈利能力的工厂,现在是不会考虑沾染外资的,必须保持自身的纯正,才有升迁政绩,以及通过相关审核。

对于那些亏损工厂,能得到和平集团的资金投资就不错了,哪会有跟和平集团旗下公司换股的不切实际想法。

也就这些成天研究理论,不考虑实际利益的老学究,才会问出这么天真的问题。

这也是为何搞经济理论的人成不了大富商,大富商成不了经济学专家的原因。

因为两者看待事情的角度都不一样,一个重视经济运行逻辑,擅长马后炮总结商业案件;另一个遵循利益至上,喜欢打破常规谋取高额回报。

~

晚饭时分,张和平在家里饭桌上,说了一下他成为入d积极分子的事。

这话一出,反应最大的,是张和平他爸老张。

张兵虽然上过战场,还为此失去了右腿,但他一直都没能入d,是他心中的遗憾。

其次是老丈人唐明,不明白张和平为何要在明面上入d,关键是张和平现在的身份,能行吗?

“另外,和平集团内部会建立d组织,属于员工自发组织,跟国外的工会类似,不介入公司日常管理。”张和平随口补充了一句。

这两条消息蕴含的内容有些丰富,但在唐欣、张凤、张龙等人耳中,却是稀疏平常的一件事。

“爸,这是不是意味着,内地的政策又放宽了?”三女儿张念有此疑问,是基于他爸张和平的资本家身份都能成为积极分子这件事。

这件事背后,牵涉着许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姓资姓社问题!

张和平嗯了一声,便吃起了饭菜。

陈淑婷在回来的车上,就听张和平说了这事,也问了其中缘由,所以这会没有多大反应。

马秀珍的反应有些慢,想起曾经在街道办工作时,那些表现积极的街道先进分子,他们都递交过入d申请。

外甥女张婷在一旁笑道:“我妈入d那天就跟姥爷说过,三舅也会入d,姥爷当时还不相信。”

“你这妮子,别瞎说!”张兵出声反驳道:“我当时没说不信!”

大儿子张北皱眉说道:“爸,这件事真能成吗?”

“这件事最终能不能成不重要!”张和平咽下一口饭菜,朝看着他的家人解释道:

“重要的是,我这积极分子的头衔,代表着内地对外开放到了何种程度。”

二女儿张南皱眉道:“这事被那些外国人知道后,恐怕会影响我们家的生意!”

“我们家还差那点钱吗?”张和平反问了一句,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钱多到一定程度,就只是一串数字符号。”

“你们应该想一想各自的人生追求,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

~

张和平成为积极分子这件事,没有人对外宣传,目前知道的人很少。

但和平集团内的部分员工自发、快速建立的一个个d组织,虽然也没有对外宣传,却以同样快的速度,被各个势力探知到了。

尽管事先有很多组织猜测和平集团的背景是红的,但那都是没被证实的猜测。

如今,和平集团内部有了d组织后,就仿佛烙印上了红色印记,不用猜了!

日岛人得知此事后,又让麻生夫妇找上了陈淑婷,询问合作是否能继续的事。

陈淑婷给的回复依旧,还要对那些日企进行深入调查。

镁国人得知这种事后,又找到首都那边施压,强烈要求和平集团放弃对他们的抵制。

可惜,和平集团对中信、华润转达的镁国诉求,依旧不予理会!

生意上,短时间内没发现对和平集团有什么影响,反倒是加快了和平集团对内地各省投资的额度。

张和平依旧没管公司那点事,若不是何会长带着郭家大少来请,张和平还在实验室里忙那些肉眼看不清的微观实验。

深城医院,癌症治疗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后面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

张和平上午过来,跟确诊了直肠癌的郭董事长打了个招呼,看了一眼他的病历后,就安排他做了一场质子刀手术,用时不到10分钟。

“怎么样?”张和平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口罩,朝满脸忧虑的郭董事长笑道:“你就是自己吓自己,我都说了问题不大。”

郭家大少急忙过来推他爸的轮椅,然后朝张和平恭敬问道:“张叔,我爸的手术,这就做完了?”

面对这个比张和平还大十几岁的便宜晚辈,张和平笑着又解释了一下质子治疗的原理。

郭家大少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张叔,你的意思是,我爸这病,再做15次质子治疗就好了?”

“具体治疗次数,要看你爸的主治医生刘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张和平伸手,把站在后面的刘主任拉了过来,说道:“你们要相信刘主任的技术!”

“可以这么说,能在质子治疗这一块超过他的,全世界除了我,也没谁了。”

郭家大少看了他爸一眼,然后求助似的看着张和平,“张叔,我爸明天做质子治疗的时候,你能再抽空过来吗?”

张和平看着老郭那怕死的样子,无奈笑道:“行吧!明天早上再来一趟,免得有人不相信我说的。”

郭董事长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被旁边的几个姨太太抢了先,叽叽喳喳朝张和平说了一通感谢地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