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海生 作品
第二百零八章 中原大变局(四)
李思思道:“郭襄姐姐,你知我为何会看上大师兄么?”
郭襄道:“为何?”
李思思道:“我从小住在公爵毒,我爹身边的女人很多,政事更是繁忙,所以,他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我娘,我娘大部分时间,就呆在家里练功带孩子,这样的生活,也就我娘那样的性格,才能接受,要换做是我,肯定会无聊死了,郭襄姐姐,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郭襄闻言,连连点头,道:“那倒也是,没事应该多出去走走,行走江湖,多认识一些武林同道,看看名山大川,这样的日子过得才开心,天天守在家里练功,那当真无聊透顶。”
李思思道:“连你也这么觉得,那就没错了,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出去游玩,自己孤零零一个人,终究还是有些遗憾的,要是能跟心爱的人一起,仗剑江湖,双剑合璧,那才完美。”
郭襄闻言,心中想到跟杨过一起行走江湖,不禁的心中甜蜜,脸也红了,于是,连连点头。
李思思突然画风一转,道:“所以,古人云,只羡鸳鸯不羡仙,我爹教过我,好东西,一定要抢到自己手中,妹妹并没有跟别人分享的习惯,郭襄姐,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
郭襄愕然,道:“你爹不是娶了好几个夫人么,男子三妻四妾,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李思思却摇摇头,道:“只有强者才配拥有最好的,我爹三妻四妾,那是因为我爹够强,我娘只能被迫接受,谁又不想独占爱人呢?而我不同,我爹跟我说过,女子也是可以当皇帝的,我将来要让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在我脚下俯首称臣,又岂会跟别的女人分享男人,那不成了笑话?”
李思思的话信心满满,铿锵有力,只把郭襄听傻眼,道:“你是说,你未来要当女皇帝么?”
李思思点点头,道:“这是自然,难道你觉得我黑旗军没有资格开朝立国么?”
在外人看来,黑旗军如今的实力,建立一个如同大理西夏一般的小国,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真实的实力比这强多了。
郭襄跟着李顺平征战了半年多,对黑骑军的实力早有所了解,连忙摇头,道:“那倒不是,只是没想到妹妹你志向这么远大。”
李思思道:“所以,大师兄跟着我,前途无量,郭襄姐,你还是别打他的主意了,咱们是自己人,妹妹我才跟你说这么多,换做别的女人,说不定我早就将她丢到大海里喂鱼去了。”
郭襄闻言愕然,没想到这个李思思如此霸道,不过,想想觉得她的话也不无道理,女人没有地位,没有实力,凭什么拥有像大哥哥一样完美的男人?
李思思的一番话,把郭襄说得哑口无言,愁肠百结。
李思思见状,这才站了起来,道:“郭襄姐,你好好想想吧,妹妹告辞!”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郭襄的房间。
待李思思走后,郭襄纠结了许久,她主要没有想到,李思思居然想做女皇帝,作为女皇帝,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别的女子分享男人了。
她思索了整夜,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还是得提升武功和实力,如果留在父母身边,助吕文德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和无能的大宋朝廷效力,不仅被朝廷计算死了,最高的成就,那也就是个中原武林的绝顶高手,做个一派掌门而已,那又如何能配的上杨过,跟李思思争呢?
郭襄也是不服输的性格,心想,古往今来,想当女皇帝的人不少,能成功也就武则天一人,你李思思未必能行,既然跟着吕文德效力没有前途,不如继续去倭国,跟李顺平征战,建功立业,将来至少在黑旗军还能有点地位,黑旗军的实力,可比大宋朝廷强大的太多。
想到这里,郭襄不再犹豫,在房间留了一封书信,天未亮就离家出走了。
……
汴京皇宫,大殿之上,一片喜气洋洋。
宋理宗高居龙椅,龙颜大悦,苍白的脸上也有了红润之色。
此刻,枢密使贾似道上前,道:“陛下,如今形势大好,蒙古大军已经被我军全线击退,微臣还策反了红红袄军李壇,他三日前已经领三十万红袄军,退回济南,起兵反蒙,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全线反攻了?”
此言一出,当即有不少人附和,宋理宗则是脸色尴尬,道:“贾爱卿,此战虽胜,却导致我大宋国库空虚,我们现在还有实力反攻么?”
贾似道道:“陛下言之有理,现在的国库确实无力支撑反攻,但这么好的形势,不反攻也有些可惜,臣请陛下通过公田法,为陛下尽快筹集粮草,找机会反攻。”
贾似道身为相国加枢密使,也就是三军大元帅,大权独揽,哪里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大宋朝廷根本无力反攻。
他之所以这么说,只不过是借战事推行自己的变法,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利益罢了。
此言一出,有一半的大臣都表态支持,其他人则心里反对,不敢吭声,毕竟这个时候反对,那就相当于不爱国了,这个罪名,谁敢承受。
宋理宗四顾,见无人反对,只得点点头,道:“好,爱卿尽管去做,朕全力支持!”
贾似道闻言,大喜过望。
散朝后,贾似道才回到府上,贾府的馆客廖莹中匆匆迎接过来,走到贾似道身边,小声道:“相国,不好了,忽必烈派人过来议和了!”
贾似道一愣,道:“这个时候,绝不能跟蒙古议和!”
廖莹中道:“在下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如果让陛下知道,依照朝廷大臣的性格,肯定会同意的。”
贾似道脸色一沉,道:“那就派人将蒙古使者偷偷关押起来,不让陛下知道就好了。”
廖莹中愕然,随即道:“相国英明,好,这事属下马上派人去办!”
说完,匆匆离去。
贾似道进了大厅,一旁的心腹翁应龙又道:“相国,还有件事情,值得我们警惕。”
贾似道道:“何事?”
翁应龙道:“我们推行公田法,恐怕百姓的意见会很大,定然有乱民会拥护明教,再出民变,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让明教的人马,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贾似道闻言,点点头,道:“言之有理,你有何良策么?”
翁应龙道:“如今蒙哥一死,蒙古大军撤退,我们的前线,就用不到太多的精锐部队了,前线几大势力中,黑旗军一直都是自行其是,只是挂名的,我们拿他们没有办法,李庭芝的江东军我们牢牢掌控在手中,巴蜀的大军,余介一死,已经完全掌控在我们的手里了,现在就剩吕文德的吕家军,虽说吕文德是相国的学生,跟相国关系很好,可毕竟吕家军都控制他们兄弟手里,不如相国趁机向陛下拿一道圣旨,命吕文德派大侠郭靖夫妻二人,带着丐帮去兴隆府,助朝廷对抗明教人马。”
贾似道闻言,眼前一亮,道:“好,这招高明,既可以削弱吕文德,又能压制明教,让我们可以安心实行公田法,妙哉妙哉,咱们马上做,就叫那个文天祥做钦差大臣,去一趟襄阳。”
……
数日后,襄阳城,郭府。
郭靖夫妇正在见一个特殊的客人,只见一少年正道:“郭大侠,我们老大已经出兵攻打长安,还请郭大侠从襄阳出兵北上,挥师大散关一带,替我们挡住河南的蒙古大军。”
此刻,郭靖正满脸的尴尬,道:“小兄弟,并非我们不出兵,这些天在下天天找吕大人,奈何我们粮草军饷不足,不能出兵。”
那少年正是江夏五虎的王子良,此刻,只听王子良道:“郭大侠,你这么说就不地道了,当初,在少室山脚,黄帮主可是亲口答应,要跟我们联合出兵,攻打蒙古人的,现在我们的大军已经开始攻城,连红袄军都在山东开战了,你们却按兵不动,这样也太坑人了吧?”
郭靖老脸一红,道:“小兄弟,朝廷奸臣太多,在下只是一个江湖人士,也无法命令吕大帅出兵,不过,你们放心,即便吕大帅不肯出兵,在下夫妻定然带着丐帮弟子和中原武林群雄,前往大散关助你们一臂之力!”
王子良心想,没有大宋朝廷的大军支持,郭靖等人能来,也好,总比一点支援也没有来的强。
于是,只得点点头,道:“这大宋朝廷果然不靠谱,那还请郭大侠立即准备吧!”
郭靖点点头,道:“好,那在下就在大散关再组织一场英雄大会,只要有中原的蒙古援军想进关中,在下就带着武林高手,刺杀他们的主将,绝不会让他们到长安攻打你们!”
正在此时,大厅走进来两人,李思思带着杨过走了起来。
郭靖见状,大喜过望,连忙招手,道:“过儿,你们来的正好,我们正在商议出兵攻打中原,不如你们也加入吧!”
杨过二人闻言一愣,李思思道:“郭伯伯,我爹的主力不在,为了保护我黑旗军的百姓不受蒙古大军的侵略,此刻我黑旗军不能跟蒙古正式开战,还请郭伯伯见谅。”
杨过则道:“是啊,郭伯伯,我们过来,是向你们辞行的。”
郭靖闻言,满脸的失望,不过,他是大度之人,很快就放下了,道:“你们黑旗军的苦衷,郭伯伯也能理解,既然如此,我就不留你们了,你们两个此行有何打算?”
李思思道:“郭伯伯,虽然不能正式跟忽必烈宣战,但侄女也有办法整治蒙古人,慢慢的削弱他们,我们此行,就是去中原捣乱的!”
郭靖闻言,哈哈大笑,道:“好,那咱们就分头行动,抗击蒙古。”
杨过这时拿出了背上的玄铁重剑,递给了郭靖,道:“郭伯伯,这把剑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我现在将它送给你,助你们夫妻二人击杀蒙古人。”
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大成之后,重剑剑法就没用了,要用武器,他有李思思提供的燧发短枪,杀人没有比枪更有效的了,所以,玄铁重剑对现在的杨过已经没有意义。
郭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推辞,当即收下,道:“好,那这剑就由郭伯伯替你保管,用它多杀些蒙古人。”
一旁的黄蓉则盯着玄铁重剑道:“靖哥哥,这把剑的玄铁乃是厉害的金属,只是重剑无锋,用于战场杀敌,效率太低,不如让我爹将它重新锻造,打造出一把绝世神兵出来!”
此言一出,郭靖大喜过望,道:“好,蓉儿言之有理,确实如此!”
杨过二人告辞,离开了郭府,出了襄阳城,向北怀州而去。
待杨过离开,郭靖当即组织人马,准备出发大散关。
而黄蓉则拿着杨过的玄铁重剑,到了黄药师的房间。
黄药师拿着玄铁重剑,仔细打量片刻,挥舞了一下,道:“果然是好剑,不过用于战场,太重了,爹可以带它回桃花岛,将它打造成两把武器。”
黄蓉大喜,道:“好,那不如就打造成一刀一剑,到时候,刀给破虏用,剑就给襄儿用。”
黄药师点点头,道:“好,那爹也告辞了!”
说完,扭头拿着宝剑,就出了房间。
黄药师说走就走,看的黄蓉直摇头。
黄蓉刚刚从黄药师房间出来,走廊上,郭芙就急匆匆赶了过来,道:“娘,朝廷派钦差过来了,吕大人叫你跟爹过去一趟。”
黄蓉愕然,连忙随郭芙前去。
很快,郭靖二人跟着郭芙,到了吕文德的帅营。
此刻,吕文德正跟文天祥聊天,见到郭靖,大喜站起来迎接。
“文大人,朝廷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这文天祥也是郭靖的老熟人了,郭靖忧心国事,见面就问。
文天祥站了起来,道:“郭大侠,朝廷要实行公田法筹集粮饷军械,对抗蒙古,担心明教借机生事,聚众起义,所以,想请郭大侠带丐帮出手,攻打明教!”
郭靖听得皱眉,道:“你说说看,这个朝廷的公田法,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担心发生民变?”
郭靖虽然不怎么聪明,但文天祥说的很清楚了,既然朝廷担心发生民变,郭靖自然担心这个公田法会欺压百姓,导致民不聊生,不然,为何要怕百姓造反呢?
郭襄道:“为何?”
李思思道:“我从小住在公爵毒,我爹身边的女人很多,政事更是繁忙,所以,他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我娘,我娘大部分时间,就呆在家里练功带孩子,这样的生活,也就我娘那样的性格,才能接受,要换做是我,肯定会无聊死了,郭襄姐姐,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郭襄闻言,连连点头,道:“那倒也是,没事应该多出去走走,行走江湖,多认识一些武林同道,看看名山大川,这样的日子过得才开心,天天守在家里练功,那当真无聊透顶。”
李思思道:“连你也这么觉得,那就没错了,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出去游玩,自己孤零零一个人,终究还是有些遗憾的,要是能跟心爱的人一起,仗剑江湖,双剑合璧,那才完美。”
郭襄闻言,心中想到跟杨过一起行走江湖,不禁的心中甜蜜,脸也红了,于是,连连点头。
李思思突然画风一转,道:“所以,古人云,只羡鸳鸯不羡仙,我爹教过我,好东西,一定要抢到自己手中,妹妹并没有跟别人分享的习惯,郭襄姐,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
郭襄愕然,道:“你爹不是娶了好几个夫人么,男子三妻四妾,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李思思却摇摇头,道:“只有强者才配拥有最好的,我爹三妻四妾,那是因为我爹够强,我娘只能被迫接受,谁又不想独占爱人呢?而我不同,我爹跟我说过,女子也是可以当皇帝的,我将来要让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在我脚下俯首称臣,又岂会跟别的女人分享男人,那不成了笑话?”
李思思的话信心满满,铿锵有力,只把郭襄听傻眼,道:“你是说,你未来要当女皇帝么?”
李思思点点头,道:“这是自然,难道你觉得我黑旗军没有资格开朝立国么?”
在外人看来,黑旗军如今的实力,建立一个如同大理西夏一般的小国,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真实的实力比这强多了。
郭襄跟着李顺平征战了半年多,对黑骑军的实力早有所了解,连忙摇头,道:“那倒不是,只是没想到妹妹你志向这么远大。”
李思思道:“所以,大师兄跟着我,前途无量,郭襄姐,你还是别打他的主意了,咱们是自己人,妹妹我才跟你说这么多,换做别的女人,说不定我早就将她丢到大海里喂鱼去了。”
郭襄闻言愕然,没想到这个李思思如此霸道,不过,想想觉得她的话也不无道理,女人没有地位,没有实力,凭什么拥有像大哥哥一样完美的男人?
李思思的一番话,把郭襄说得哑口无言,愁肠百结。
李思思见状,这才站了起来,道:“郭襄姐,你好好想想吧,妹妹告辞!”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郭襄的房间。
待李思思走后,郭襄纠结了许久,她主要没有想到,李思思居然想做女皇帝,作为女皇帝,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别的女子分享男人了。
她思索了整夜,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还是得提升武功和实力,如果留在父母身边,助吕文德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和无能的大宋朝廷效力,不仅被朝廷计算死了,最高的成就,那也就是个中原武林的绝顶高手,做个一派掌门而已,那又如何能配的上杨过,跟李思思争呢?
郭襄也是不服输的性格,心想,古往今来,想当女皇帝的人不少,能成功也就武则天一人,你李思思未必能行,既然跟着吕文德效力没有前途,不如继续去倭国,跟李顺平征战,建功立业,将来至少在黑旗军还能有点地位,黑旗军的实力,可比大宋朝廷强大的太多。
想到这里,郭襄不再犹豫,在房间留了一封书信,天未亮就离家出走了。
……
汴京皇宫,大殿之上,一片喜气洋洋。
宋理宗高居龙椅,龙颜大悦,苍白的脸上也有了红润之色。
此刻,枢密使贾似道上前,道:“陛下,如今形势大好,蒙古大军已经被我军全线击退,微臣还策反了红红袄军李壇,他三日前已经领三十万红袄军,退回济南,起兵反蒙,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全线反攻了?”
此言一出,当即有不少人附和,宋理宗则是脸色尴尬,道:“贾爱卿,此战虽胜,却导致我大宋国库空虚,我们现在还有实力反攻么?”
贾似道道:“陛下言之有理,现在的国库确实无力支撑反攻,但这么好的形势,不反攻也有些可惜,臣请陛下通过公田法,为陛下尽快筹集粮草,找机会反攻。”
贾似道身为相国加枢密使,也就是三军大元帅,大权独揽,哪里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大宋朝廷根本无力反攻。
他之所以这么说,只不过是借战事推行自己的变法,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利益罢了。
此言一出,有一半的大臣都表态支持,其他人则心里反对,不敢吭声,毕竟这个时候反对,那就相当于不爱国了,这个罪名,谁敢承受。
宋理宗四顾,见无人反对,只得点点头,道:“好,爱卿尽管去做,朕全力支持!”
贾似道闻言,大喜过望。
散朝后,贾似道才回到府上,贾府的馆客廖莹中匆匆迎接过来,走到贾似道身边,小声道:“相国,不好了,忽必烈派人过来议和了!”
贾似道一愣,道:“这个时候,绝不能跟蒙古议和!”
廖莹中道:“在下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如果让陛下知道,依照朝廷大臣的性格,肯定会同意的。”
贾似道脸色一沉,道:“那就派人将蒙古使者偷偷关押起来,不让陛下知道就好了。”
廖莹中愕然,随即道:“相国英明,好,这事属下马上派人去办!”
说完,匆匆离去。
贾似道进了大厅,一旁的心腹翁应龙又道:“相国,还有件事情,值得我们警惕。”
贾似道道:“何事?”
翁应龙道:“我们推行公田法,恐怕百姓的意见会很大,定然有乱民会拥护明教,再出民变,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让明教的人马,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贾似道闻言,点点头,道:“言之有理,你有何良策么?”
翁应龙道:“如今蒙哥一死,蒙古大军撤退,我们的前线,就用不到太多的精锐部队了,前线几大势力中,黑旗军一直都是自行其是,只是挂名的,我们拿他们没有办法,李庭芝的江东军我们牢牢掌控在手中,巴蜀的大军,余介一死,已经完全掌控在我们的手里了,现在就剩吕文德的吕家军,虽说吕文德是相国的学生,跟相国关系很好,可毕竟吕家军都控制他们兄弟手里,不如相国趁机向陛下拿一道圣旨,命吕文德派大侠郭靖夫妻二人,带着丐帮去兴隆府,助朝廷对抗明教人马。”
贾似道闻言,眼前一亮,道:“好,这招高明,既可以削弱吕文德,又能压制明教,让我们可以安心实行公田法,妙哉妙哉,咱们马上做,就叫那个文天祥做钦差大臣,去一趟襄阳。”
……
数日后,襄阳城,郭府。
郭靖夫妇正在见一个特殊的客人,只见一少年正道:“郭大侠,我们老大已经出兵攻打长安,还请郭大侠从襄阳出兵北上,挥师大散关一带,替我们挡住河南的蒙古大军。”
此刻,郭靖正满脸的尴尬,道:“小兄弟,并非我们不出兵,这些天在下天天找吕大人,奈何我们粮草军饷不足,不能出兵。”
那少年正是江夏五虎的王子良,此刻,只听王子良道:“郭大侠,你这么说就不地道了,当初,在少室山脚,黄帮主可是亲口答应,要跟我们联合出兵,攻打蒙古人的,现在我们的大军已经开始攻城,连红袄军都在山东开战了,你们却按兵不动,这样也太坑人了吧?”
郭靖老脸一红,道:“小兄弟,朝廷奸臣太多,在下只是一个江湖人士,也无法命令吕大帅出兵,不过,你们放心,即便吕大帅不肯出兵,在下夫妻定然带着丐帮弟子和中原武林群雄,前往大散关助你们一臂之力!”
王子良心想,没有大宋朝廷的大军支持,郭靖等人能来,也好,总比一点支援也没有来的强。
于是,只得点点头,道:“这大宋朝廷果然不靠谱,那还请郭大侠立即准备吧!”
郭靖点点头,道:“好,那在下就在大散关再组织一场英雄大会,只要有中原的蒙古援军想进关中,在下就带着武林高手,刺杀他们的主将,绝不会让他们到长安攻打你们!”
正在此时,大厅走进来两人,李思思带着杨过走了起来。
郭靖见状,大喜过望,连忙招手,道:“过儿,你们来的正好,我们正在商议出兵攻打中原,不如你们也加入吧!”
杨过二人闻言一愣,李思思道:“郭伯伯,我爹的主力不在,为了保护我黑旗军的百姓不受蒙古大军的侵略,此刻我黑旗军不能跟蒙古正式开战,还请郭伯伯见谅。”
杨过则道:“是啊,郭伯伯,我们过来,是向你们辞行的。”
郭靖闻言,满脸的失望,不过,他是大度之人,很快就放下了,道:“你们黑旗军的苦衷,郭伯伯也能理解,既然如此,我就不留你们了,你们两个此行有何打算?”
李思思道:“郭伯伯,虽然不能正式跟忽必烈宣战,但侄女也有办法整治蒙古人,慢慢的削弱他们,我们此行,就是去中原捣乱的!”
郭靖闻言,哈哈大笑,道:“好,那咱们就分头行动,抗击蒙古。”
杨过这时拿出了背上的玄铁重剑,递给了郭靖,道:“郭伯伯,这把剑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我现在将它送给你,助你们夫妻二人击杀蒙古人。”
杨过的黯然销魂掌大成之后,重剑剑法就没用了,要用武器,他有李思思提供的燧发短枪,杀人没有比枪更有效的了,所以,玄铁重剑对现在的杨过已经没有意义。
郭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也不推辞,当即收下,道:“好,那这剑就由郭伯伯替你保管,用它多杀些蒙古人。”
一旁的黄蓉则盯着玄铁重剑道:“靖哥哥,这把剑的玄铁乃是厉害的金属,只是重剑无锋,用于战场杀敌,效率太低,不如让我爹将它重新锻造,打造出一把绝世神兵出来!”
此言一出,郭靖大喜过望,道:“好,蓉儿言之有理,确实如此!”
杨过二人告辞,离开了郭府,出了襄阳城,向北怀州而去。
待杨过离开,郭靖当即组织人马,准备出发大散关。
而黄蓉则拿着杨过的玄铁重剑,到了黄药师的房间。
黄药师拿着玄铁重剑,仔细打量片刻,挥舞了一下,道:“果然是好剑,不过用于战场,太重了,爹可以带它回桃花岛,将它打造成两把武器。”
黄蓉大喜,道:“好,那不如就打造成一刀一剑,到时候,刀给破虏用,剑就给襄儿用。”
黄药师点点头,道:“好,那爹也告辞了!”
说完,扭头拿着宝剑,就出了房间。
黄药师说走就走,看的黄蓉直摇头。
黄蓉刚刚从黄药师房间出来,走廊上,郭芙就急匆匆赶了过来,道:“娘,朝廷派钦差过来了,吕大人叫你跟爹过去一趟。”
黄蓉愕然,连忙随郭芙前去。
很快,郭靖二人跟着郭芙,到了吕文德的帅营。
此刻,吕文德正跟文天祥聊天,见到郭靖,大喜站起来迎接。
“文大人,朝廷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这文天祥也是郭靖的老熟人了,郭靖忧心国事,见面就问。
文天祥站了起来,道:“郭大侠,朝廷要实行公田法筹集粮饷军械,对抗蒙古,担心明教借机生事,聚众起义,所以,想请郭大侠带丐帮出手,攻打明教!”
郭靖听得皱眉,道:“你说说看,这个朝廷的公田法,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会担心发生民变?”
郭靖虽然不怎么聪明,但文天祥说的很清楚了,既然朝廷担心发生民变,郭靖自然担心这个公田法会欺压百姓,导致民不聊生,不然,为何要怕百姓造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