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沧凌 作品

第416章 世家的请求

这两个选项,不管怎么选都不是明智之举。

如今的杨广,已经是在摆烂了,如果注定没有机会,倒不如好好享受人生,就算死了也不枉这一遭了。

在此期间,也有潼关之外的消息送到杨广面前。

杨广并不确定,单进接下来会怎么做?

但不管单进接下来如何安排,对朝廷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此刻朝廷处境何其被动,亳州府大败之后,完全丧失了正面一战的力量。

杨广看着最新的急报,脸色顿时有了变化,单进并没有冒险进攻潼关,他的目标是整合关东各方势力。

现在的单进,已经占据着大隋的半壁江山,如果让他将整个关东之地拿下,他的实力将会强大到何等程度?

对此,杨广实在是不敢想象。

等单进完成了这个目标,大军进攻潼关,朝廷大军又该如何应对?

就算朝廷有着天险阻挡,想要应对来势汹汹的反贼,也没有任何把握可言。

想到这里,杨广的内心越发不安。

他痛恨单进这些乱臣贼子,也痛恨伍建章、杨素等人和单进同流合污,但此刻他再怎么不满,也无济于事。

虽然他还是大隋天子,但那些疆域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对此,杨广又能怎么办呢?

也就是此刻,一道消息传来,让杨广面露诧异之色。

那就是世家之人,欲要求见杨广!

在杨广登基之初,他就想方设法针对世家大族,他很清楚,这些世家正是他掌控天下的阻碍。

他想要大权独揽,那就必须削弱,乃至于彻底抹除这些世家大族,只有这样才无人能够与之作对。

事实上,在最开始的时候,杨广的计划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所推行的政令,极大的压制了世家之人。

让这些世家大族敢怒不敢言,虽然他们心有不甘,愤怒不已,却不敢表现出来。

那时候杨广统领天下,正是大隋最巅峰,最强盛的时候。但这一切,从杨广征讨高句丽受挫之后,出现了变化。

杨素突然起兵,带着营建洛阳的民夫作乱,让天下局势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其实那时候,杨广就知道,杨素造反不只是他野心勃勃,背后肯定也有其他推手。

但杨广并没有证据,他也不可能去找这些世家大族清算。

后面单进在岭南起兵,牵制了朝廷大量的兵马,河北再发生动乱,这背后要说没有世家之人的身影,杨广是绝对不信的。

但此刻,大隋已经陷入混乱之中,不管杨广是否相信,也都无关紧要了。

因为他已经奈何不了这些世家之人。

随着河北之地被义军所掌控,杨广虽然调遣大军,却无法将之镇压,就算是杨林出手,也没有彻底消除这个祸端。

先前所谓的关东联军,联手进攻潼关。多半也有世家大族的推波助澜。

如此种种,可谓是让杨广对世家之人深恶痛绝。

这些世家大族心存不轨,他们想要祸乱天下,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杨广想要削弱世家大族,掌控大权,双方注定是对立关系。

但世家大族的所作所为,其实对现在的杨广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

因为此刻,杨广面对的最大敌人不是世家,而是单进。

如果不是单进横空出世,在岭南之地击溃了朝廷大军,让朝廷一方损兵折将,就连宇文成都也折损在上进手中,朝廷才不至于落得如此被动的境地。

就凭这些世家大族,也想要倒反天罡,简直是痴心妄想。

在全盛时期的大隋面前,世家大族根本不值一提,他们的名望再高,难道还能对抗朝廷的精锐之师吗?

只要杨广能够下定决心,世家的结局早已注定。

可单进不一样,他的实力冠绝天下,无人是他的对手。

岭南义军在单进的带领之下,不断崛起,日渐强盛,如今整个南方都已经是单进的囊中之物。

他又要进军关东,有席卷天下之事,等到单进取得成功之后,杨广根本束手无策,整个朝廷也无人能够与之抗衡。

那现在,世家之人忽然联系杨广,究竟所为何事?

虽然杨广已经打算躺平了,但他可不是傻子,他知道世家之人这样做,肯定是不安好心,别有他意。

虽然有些纠结,但杨广还是决定见一见世家来人,看看他们意欲何为?

就算杨广的处境不容乐观,但杀一些世家之人,却不是什么大事。

下定决心之后,杨广又下达命令,让人将宇文化及找了过来。

虽然宇文成都已经不知生死,但宇文化及仍旧是杨广最倚仗的亲信。

并且,宇文化及虽然被人称为奸臣,但他并非庸碌之辈,能力还是很强的,能够为杨广出谋划策。

在杨广下令后没多久,宇文化及就来到了皇宫之中,紧接着一名世家之人也匆匆而来。

杨广看了宇文化及一眼,宇文化及便是心领神会,当今天下没有人比宇文化及更懂杨广了。

世家之人看到杨广,自然不敢怠慢,毕竟他们来此,也不是找事的,当然要客气一些,不能激怒了杨广,他恭敬道:

“在下拜见陛下!”

紧接着,杨广看向世家之人,脸上满是冷笑,接着意味深长道:

“别说这些废话吧,朕你们此番来找朕,肯定是有什么事吧!”

面对咄咄逼人的杨广,世家之人倒也没有自乱阵脚,便是拱手说道:

“陛下英明,在下确实有事要请求陛下,其实陛下应该已经得到消息,那反贼单进,已经领兵杀入关中,亳州府和洛阳反贼,皆是加入单进麾下。

用不了多久,单进便要杀往河北之地,我等世家愿与陛下联手,一起对付反贼!”

听着世家之人之言,杨广冷哼一声道:

“联手,和谁联手,是和你们这些世家大族联手,还是和那河北反贼联手?”

要知道,河北之地世家势力根深蒂固,如果没有世家的推动,河北义军焉能取得如此声势?

在这短短时间内攻城拔寨,割据一方。在此之前,关东联军进攻潼关,河北义军也是绝对的主力。

面对杨广的质问,世家之人并未觉得尴尬或者为难,他缓缓点头,接着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那些并非反贼,而是为朝廷对抗反贼的义军,我等始终是陛下的臣子,自当为朝廷效力。

曾经河北反贼,虽然与朝廷为敌,但如今在我等各家安抚下,他们已经弃暗投明,愿意为朝廷,为陛下所用。”

看着世家之人信誓旦旦的话语,杨广都要被整笑了,这家伙实在是太嚣张了,简直完全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还什么安抚,这河北义军早就在世家掌控之中,他们比任何人都想击败杨广,只是没有取得成功罢了。

现在他们面对单进攻势,已经束手无策,才会派人向朝廷求援。

这样的事,未免有些可笑。

想到这里,杨广直接翻了个白眼,接着说道:

“原来如此,那这样说起来,你们还真是忠心耿耿了。”

其实世家之人也知道,杨广显然不会相信这些扯淡的话。

但他自然早有准备,既然来到这里,那当然要想方设法,让杨广出手相助。

否则单凭河北义军,想要对抗单进,确实有些难度。

虽然现在的朝廷,同样是自身难保,可大隋根基深厚,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到穷途末路,哪怕只是替分担一些压力也是好事。

就这样,世家之人继续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如今河北义军牵制单进主力,但仅凭河北一方兵马,想要对抗反贼,绝非易事。

一旦让反贼拿下河北之地,大军席卷关东,到时候他的实力如日中天,必然出兵进攻潼关,那时候潼关危矣,大兴危矣。

陛下恐怕也无法置身事外。”

虽然看起来,使者是在好言相劝,但杨广却能听出,他分明是在给自己施压。

按照此人的说法,如果杨广不出手相助,等到河北被单进拿下,就是杨广的末日。

哪怕杨广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事实。

因为在此之前,他也在担心此事。

从始至终,单进的最终目标都是杀入关中。想要覆灭大隋,就必须拿下他这位大隋之主。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果世家大族当真能够替杨广牵制单进,这显然是一件好事。

可此人说的也没错,仅凭河北义军一方兵马,想要对抗单进何其艰难?

要是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杨广也不介意帮一帮河北义军。

虽然他同样对世家之人心存不满,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但眼下,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那单进,就算无法彻底剿灭单进,能够拖延时间,稳住局势,也是个好消息。

毕竟在此之前,朝廷大军在单进面前,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完全没有反抗之力,其中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以至于杨广现在都快绝望了。

他根本看不到扭转战局的可能,那还挣扎什么,不如摆烂算了!

可现在,似乎又有变化出现。

天下义军众多,却不代表他们是一条心,是同一个阵营。

就像这些世家大族,他们和杨广为敌,但他们同样是单进的敌人。

让这些乱臣贼子狗咬狗,才是最好的结果。但世家之人不是单进对手,想要维持均势,那就必须做点什么。

这个想法当然没什么问题,可杨广又有些纠结,因为他现在已经自身难保了,朝廷的局势同样不容乐观。

他又能怎么办,才能帮助世家大族抵挡单进,为朝廷拖延时间呢?

此刻杨广已经不指望能够击败单进了,只要能稳住关中即可。他不可能将防守关中的兵马派出去冒险。

一旦发生什么变故,杨广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他会为此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短暂思索之后,杨广直接将这个问题丢了回去,他朗声道:

“你这样说,倒也有些道理,可现在朝廷的处境,尔等过来的时候应当也心知肚明,朕可没有兵马能够调动了。”

只要世家能够挡住单进,那暂时放他们一马又如何。等到天下太平,大隋重整旗鼓之后,再来收拾世家大族不迟。

对于这个问题,世家之人早有考虑,他们也能猜到,杨广肯定不愿意冒险,抽调关中兵马前往支援河北。

既然此事注定是痴心妄想,那他们也只能另辟蹊径,从其他地方寻找助力了。

所以,他们早就有了办法,只是需要杨广应允,以及一道旨意而已。

没有犹豫,这世家之人再度拱手道:

“陛下英明,其实我等世家,也无需必须抽调关中兵马支援,只要陛下下达一道旨意,令北平王罗艺领兵支援河北即可。”

没错,世家大族的选择就是罗艺。

自从天下大乱以来,罗艺都没有表现出二心,先前朝廷进攻河北义军,罗艺也表现得颇为配合。

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北平府距离河北之地很近,同时兵强马壮,实力不容小觑。

“罗艺?”

听到这个名字,杨广不禁有些愕然,在杨广看来,虽然罗艺不曾举旗造反,但此人未必就有什么好心思

但杨广纠结归纠结,这是世家自己提出来的对策,倒也和杨广无关。

反正杨广不会动关中兵马,要是世家能够拖住,那自然是再好不过。要是发生什么变故,那也怪不了杨广了。

念及此处,杨广心中有了决断,他看着世家之人,朗声道:

“好,这个要求朕可以答应你,朕这就令人起草一道诏书,让罗艺助你们一臂之力。”

对罗艺这等掌握实权的异姓王,杨广自然是心存忌惮,他当初针对罗艺,便是想要收回北平府的权柄。

只是他的计划还没有成功,天下就已经乱作一团,杨广也无可奈何。

得到杨广应允,使者不由得松了口气,他们其实也想联系罗艺,但他们掌控河北义军,要是没有杨广首肯,人家未必答应。

现在有了杨广旨意,只要罗艺忠心于朝廷,就必须出兵支援。

而这其中关键,便是罗艺忠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