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意朦胧 作品

第249章 蛰伏代州

经过这一次次的磨难,陈典终于能够立于朝堂之上。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那一张张或谄媚或阴鸷的面孔时,心中却充满了疲惫和无奈。这朝堂之上的局势错综复杂,犹如一张蛛网般交织在一起,让他这个根基尚浅的人感到每一步都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陈典深知,如果继续留在这里,他只会在这漩涡中越陷越深,最终被吞噬得无影无踪。回到府邸后,他看着公主,心中涌起一股愧疚之情。公主本应享受荣华富贵,却因他而被卷入这复杂的朝堂斗争之中。他轻声对公主说道:“公主,如今局势凶险异常,我们若继续留在这里,恐怕会有更多的危险降临。不如我们暂避锋芒,前往那偏远之地,待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公主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但她也明白陈典的良苦用心。她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的决定。于是,第二天清晨,三公主李芸瑶和陈典一同前往宫中,向皇帝请求准许他们远离朝堂,远离这纷纷扰扰的尘世。

皇帝听闻二人的请求后,略作思考。他知道陈典在朝堂上的处境艰难,而公主也因他受到了牵连。既然他们主动提出离开,倒也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于是,皇帝顺水推舟,欣然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赐予他们前往东南代州居住的旨意。

陈典身骑一匹白马,身后紧跟着一辆华丽的马车,车内坐着公主李芸瑶,以及李倩媛和慧欣。他们一行人缓缓地驶出京城,向着代州进发。

一路上,风景如画,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代州的百姓们淳朴善良,见到他们一行人,纷纷热情地打招呼,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

到达代州后,皇帝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座崭新的公主府。这座府邸虽然比不上京城的宫殿那般宏伟,但也足够宽敞舒适,庭院中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香气扑鼻。

在这里,陈典的生活变得闲适自在起来。白天,他会跟着村里的农夫们一起下田劳作,学习各种农桑技艺。他虚心请教,不怕吃苦,很快就掌握了不少耕种的技巧,与村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夜晚,当万籁俱寂之时,陈典会在微弱的灯光下,潜心研读兵书。他仔细琢磨着书中的每一个字,思考着天下大势,分析着各国的政治、军事情况。

公主李芸瑶则带着李倩媛和慧欣,在府中做些女红。她心灵手巧,绣出的图案精美绝伦,令人赞叹不已。有时,她也会为陈典出谋划策,两人一起探讨国家大事,彼此的感情也在这相互交流中愈发深厚。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陈典的名声在代州城中渐渐传开。村民们都对他的为人和学识敬佩有加,纷纷前来拜访,与他结交。陈典也借此机会,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谈天说地,交流心得,暗中积蓄着力量。

陈典深知,现在的蛰伏只是暂时的。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待自己羽翼丰满,定要重返朝堂,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距离代州城五十里的一座深山里,有陈典的贴身勇士们秘密地在这里安营扎寨。在幽静的营帐内,陈典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对铠甲勇士队长张子栋说道:“子栋,如今局势复杂,你即刻按照招兵之法进行训练,务必在保持消息不外泄的情况下,积蓄足够的力量。”张子栋抱拳领命,眼神中透露出决然与忠诚:“陈将军放心,我定会严格训练,让队伍具备强大战力。”

随后,张子栋迅速行动起来,营帐外顿时热闹非凡,新兵们在他的指挥下进行着各项训练,喊杀声震天。与此同时,陈典也安排了心腹之人不断探听朝堂消息。

数日后,探子匆忙来报:“将军,据可靠消息,皇帝对您极为关注。”陈典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他深知皇帝的关注或许意味着福祸难测,但他并不畏惧。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索应对之策。

张子栋训练归来,看到陈典凝重的神情,关切地问道:“将军,可是有什么棘手之事?”陈典将皇帝关注之事告知于他。张子栋思索片刻,说道:“将军不必忧虑,我们按计划训练,提升实力。若皇帝有善意,我们可忠心效力;若有恶意,我们也有足够力量应对。”陈典点头,眼神重新变得坚毅:“子栋所言极是,我们继续做好分内之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后,营地中的训练更加紧锣密鼓,众人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陈典像往常一样处理着代州的政务。突然,一个亲信急匆匆地跑进来,满脸忧虑地对他说:“大人,我刚刚得到消息,皇帝最近耳根子又软了,听信了一些谗言,担心您在代州久居,势力会逐渐坐大。所以,皇帝打算将您和公主迁往千里之外的茴州。”

陈典听后,心中一沉,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他知道,皇帝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而且他也不想让皇帝对他产生过多的疑虑。于是,他冷静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对亲信说:“我明白了,你先下去吧。”

待亲信离开后,陈典立刻找来公主,将皇帝的决定告诉了她。公主听后,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不过,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顺从皇帝的旨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几天后,陈典和公主带着家眷,踏上了前往茴州的路途。一路上,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到达了茴州。

茴州是一座位于北方的城市,这里的环境虽然一般,但也还算宜人。不过,与代州相比,茴州显然要贫穷许多,经济也不发达。然而,陈典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他反而觉得这样的环境更适合他和公主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到达茴州后,陈典和公主并没有急于处理政务,而是先安顿好家人。他们在城中找了一座宽敞的府邸,作为他们的新居。府邸虽然不算豪华,但也足够舒适。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典与公主等人日日饮酒作乐,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乐趣。陈典还纳了两个妾,这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皇帝得知陈典在茴州的生活状况后,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他觉得陈典已经远离了权力中心,应该不会对他构成太大的威胁。于是,皇帝对陈典的警惕也逐渐放松下来。

只是众皇子们对陈典又不放心了,于是派来亲信试探陈典。陈典设宴款待,宴席上,陈典略带醉意地起身,拉着那亲信道:“兄弟,我带你去个好地方。”说罢,便带着他来到了城中一处风月场所。这里丝竹声声,脂粉飘香,舞女们身姿婀娜,笑语盈盈。陈典一头扎进这温柔乡中,与舞女们调笑嬉闹,还不时豪掷金银,尽显风流放荡。然而,尽管陈典表现得如此热情好客,那位皇子亲信却始终面沉似水,对他的阿谀奉承无动于衷。陈典心中暗自叫苦,他知道这位皇子亲信不好对付,但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周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典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大人此次前来,不知有何贵干啊?”皇子亲信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我此次来,是奉了皇子之命,看看驸马爷在这茴州过得如何。”

陈典连忙陪笑道:“有劳大人挂念,我在此地一切都好,只是时常想念京城的繁华。”皇子亲信嘴角微微一扬,似笑非笑地说:“哦?是吗?我看你过得挺滋润的嘛,怕是都不想回京城了吧?”

陈典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对方这是在敲打他,连忙解释道:“大人这是哪里的话,我对京城可是日思夜想啊,只是皇上不召唤,我是不敢回去的。”

皇子亲信冷笑一声,说:“哼,你这话我可不信。我听说你在这茴州可是呼风唤雨,连当地的官员都对你敬畏三分。”陈典额头冷汗直冒,他赶紧起身,深施一礼,说:“大人明鉴,我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为百姓做点实事罢了,绝无半点异心啊。”

皇子亲信看着他,沉默了片刻,突然说:“罢了,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皇子对你在茴州的所作所为有些不满,你自己好自为之吧。”说完,他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陈典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感到一阵后怕。他知道,这次虽然暂时躲过了一劫,但以后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麻烦找上门来。

陈典回到府邸,将此事告知公主。公主眉头紧锁,忧虑道:“如此看来,皇子们仍未放下对我们的猜忌,往后怕是更难行事了。”陈典沉思片刻,说道:“公主放心,我自有应对之策。如今我们表面上继续维持这放荡之态,暗中加快积蓄力量。”

此后,陈典依旧每日花天酒地,可暗地里却让心腹加强与各地豪杰的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