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西域开发公司(合章)
苏曜连珠炮般的发言如同一道道惊雷,在崇德殿内炸响。?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有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人则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这是汉宣帝击败匈奴后定胡碑上的名句。
彼时的大汉国力鼎盛,威震四方,西域诸国无不臣服,然而,即便是那时的辉煌,受限于视野问题,大汉也未曾真正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西方。
世界,就好像只有中原周边这么大点,再远的地方都不过是些荒蛮之地罢了。
而现在,随着苏曜拿出的地图,他们才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世界如此广阔,大汉不过是其中一角而已。
不得不说,这对于自负天朝上国,视周边诸族为蛮夷的汉朝士大夫们还是有很大冲击的。
其中如徐晃、张辽、典韦、宋宪、侯成等人皆已是双目发光,摩拳擦掌。
很简单的道理,大汉重军功,苏曜又非常慷慨,但之前平定天下实在是太快。
虽然有很多如吕布、成廉、关羽和太史慈等人因功一步步走向镇守一方的军区都督。
但还有很多人,因为肩负占领区的守备重任,没有跟着出征,结果就眼睁睁的看着其他那些比自己晚来的人火箭般蹿升,而自己却失去了机会。
难道是自己技不如人?
非也,凭本事,他们没人觉得自己差上多少,所欠缺的无非是一个随战的机会罢了。
而天下平定,刀枪入库就意味着自己这些武人将再无用武之地。
可现在,随着苏曜的一张地图,一个远超封狼居胥的机会在他们眼前缓缓展开。
但凡是一个有所追求的武人,谁能不心动?
甚至,就连之前因冀州战功升迁入朝的兵部尚书曹孟德,都脸色潮红的站出来,热血沸腾的表示甘愿舍弃现任官职,随大将军西征作一前锋部将。
不过相比武人们的沸腾,文臣们显然还是理智许多。
但是深知大将军为人的众人见苏曜这个样子,多知道此时恐怕已是多说无用。
只有刘虞这个入朝以后一向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太常寺卿站出来明言反对: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唐王殿下,大汉乃礼仪之邦,向来以仁德治天下,岂可为了利益便大动干戈?”
“昔日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爱,方得后世敬仰;孟子亦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若我朝为开疆拓土而强行征伐,虽能得一时之土地,却失了天下民心,不但与我朝仁义之道背道而驰,更会让我大汉在世人眼中沦为贪婪嗜杀的虎狼之国。”
“届时,凭着一时刀锋之利,我等或许能收获些土地和财富,但是不得人心的暴政终究无法长久。+0`0·小,说′徃+ *埂+歆_最.哙\”
“到时候,那些恐惧我大汉的国家一定会联合起来。”
“倘若这天下真如大将军说得如此之大的话,届时我大汉在万里之外,面对诸国围攻,又该如何自处?”
说着,刘虞向周围万年长施一礼:
“陛下,昔日班定远仅以三十六人便全复我西域之地,靠的正是恩威并施,以德服人。”
“臣闻如今西域诸国知我朝政局稳定,已多遣商团和使节至敦煌与我朝通好,如今正该行怀柔之道,行仁义之政,使其自愿归附。若贸然兴兵,恐适得其反啊!”
刘虞的话引起了不少文臣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称是。
“刘太常此言差矣!”
这边苏曜还没说话,曹操就突然噌的一下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班定远能以三十六人平定西域,靠的可不是什么仁义道德,而是我大汉铁骑的赫赫威名!”
“若非窦固将军先破匈奴,班超何来底气威服西域诸国?”
“若非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西域诸国又怎会对我大汉敬畏有加?”
“没错,仁义道德,需以刀剑为后盾!”
苏曜点头接过了曹操的话,大声说:
“若无强兵震慑,再好的道理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诸位以为我大汉使者为何出使西域,总能得到各国礼遇?为何匈奴单于要遣子入侍?为何南越王要上书称臣?”
“不是因为我大汉的使者能言善辩,而是因为我大汉的铁骑能征善战!”
“否则,太常阁下要如何解释近几十年来西域的降而复叛?”
“难道是因为我朝德薄,做了什么对不起西域诸国的事情?”
“狗屁!不过是他们看准了我大汉内忧外患,鲜卑人又趁势做大的机会,这才敢反复无常,背信弃义!”
“现在,他们派出使节和商团与其说是什么心慕王化,不如说是来打探我虚实,看看我大汉是否还如当年那般强盛!”
苏曜的声音在大
殿中回荡,振聋发聩。他目光如炬,环视群臣:
“诸位可还记得,当年匈奴单于致书吕后,言辞何等猖狂?若非文景之治积蓄国力,武帝奋起反击,今日之汉地,恐怕早已沦为胡马牧场!“
“这......”刘虞一时语塞,面色涨红。
苏曜不给他们继续反对的机会,直接说:
“此乃大争之世也。”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战。若我大汉今日不进取,他日必为他人所制!”
苏曜将目光转回地图,先指向北方的草原:
“倘若我们今日没有速速完成统一,来日中原混战不休,草原上饿狼们迟早会利用我们虚弱的机会狠狠出击,到时候生灵涂炭,尸横遍野,中原大地必满是腥膻之气。·晓`说-C¨m+s? ,免~废/越`独?”
紧接着,苏曜的又移向西域:“大月氏人上百年来不断的蚕食西域诸国,安息人又垄断着丝绸贸易。若我们继续固步自封,不出十年,西域商路将尽入他人之手,我中原繁华之物不过是为他人做的嫁衣!”
最后,苏曜的手指重重落在罗马的位置:“而最危险的,是这个正在疯狂扩张的帝国。他们的军团所向披靡,他们的野心永无止境。”
“你们知道我为何会有手上的这份地图,为何想要发起西征吗?”
“那是因为此乃上天的预示!”
苏曜看着那些突然一个个瞪大眼睛的人,满口胡诌说:
“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来自西方征服者将踏上我大汉的土地,他们的战船会出现在我们的海岸,他们的铁蹄会践踏我们的家园,无数华夏儿女都将在烈火中沉沦。”
“他们将以武力瓜分整个世界,所有人都会在这些西方征服者的统治下颤抖。届时,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切都将被改变!”
“这一切不是想象,而是未来某天一定会发生的现实!”
苏曜的声音如同惊雷,在殿中炸响:
“而上天让我看到这一切,让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粉碎这个未来,为我等苍天的子民赢得阳光下生存的权利,无惧后世之忧!”
“故而,西征之事,势在必行!”
.......
震惊,沉默,所有人都被苏曜最后的发言惊得说不出话来。
偌大的朝堂,针落可闻。
谁能想到呢,最后苏曜拿出的既不是道理,也不是威胁,而是近乎神谕的发言。
散朝后,三三两两的大臣们聚在一起,脸上皆是紧张之色。
刘虞低声说:“卢太傅,您怎么看此事?唐王说的这......”
卢植捋着胡须,眉头紧锁:“这谶纬之学老夫也多有研习,却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预言。若真如唐王所言......”
“那怎么可能?”
陈纪摇了摇头:
“依我看,这八成还是唐王为西征找的借口,他就是闲不住想要打仗,还扯什么上天的预示......”
“光禄勋慎言。”
曹操突然从阴影中现身,眯眼笑道:
“唐王死而复生已是神迹,又献上这前所未见的世界地图。若说没有天意,谁又能解释这些?”
众人顿时沉默。
确实,苏曜本身之前就已经显现出非常超乎常人的一面了,而这次他更是死而复生,种种不可思议之事已完全超出了常理认知。
而大汉又是一个非常迷信这些玄学的时代,谶纬和神鬼之说大行其道,苏曜现在如此直白的摊牌,那还真是没法不信。
刘虞叹了口气:“若果真是天帝预示,这西征倒也不无道理,只是这劳师远征,耗费国力恐怕百姓又要苦上许久了。”
......
三日后,政事堂。
“什么?!”
“不耗国力?”
“唐王此言究竟是何意啊?”
且说朝廷西征乃是国之大事,之前大朝会上既已统一思想,今日政事堂上诸公便要与苏曜详细拟定接下来的西征对策,做好兵马调动与后勤保障等各项准备工作。
然而,苏曜一开口便让众人惊掉了下巴:
“此番西征,朝廷既不必征发各地兵卒,更无需加派赋税徭役,主要重心还是应当放在国内新政推广上面,同时再调拨部分资源为海外开拓做好准备。”
贾诩眉头紧锁,想了想说:“唐王莫非是要效仿孙伯符征日南之例,以少量精锐为先锋,让他们自行开拓?”
“虽不中亦不远矣。”
苏曜哈哈一笑,说:
“这次西征我将亲自出马,自筹军费,以解决西域问题,朝廷这边就等着数钱便好。”
“这......”
众人当即面面相觑,兵部尚书曹操更是忍不住发问:
“西域与洛阳相隔万里,便是再少量的兵马,那沿途消耗也不是个小数,
怎能让您自行筹备?”
“况且,西域诸国现在情况如何朝廷一应不明,您万金之躯只带少数人马,不说坠了朝廷威仪,若有个闪失......”
苏曜嘿嘿一笑,成竹在胸:“诸位放心,本王自有妙计。”
接下来,苏曜当即解释。
这次出征,他便是要做一个可持续利用的模板,让开疆拓土的战争不再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而是给国民,给朝廷带来实打实的收益。
为此,苏曜提出了一个颇为新颖的方法。
“西域开发公司?!”
“这又是什么???”
政事堂内,卢植捻着胡须的手停在半空,整个人完全呆住,其他如贾诩曹操等人表现也不遑多让。
按说诸人皆是饱读经书的人物,可唐王说的这词拆开来每个字他们都认识,合在一起却让这些当世才俊们一个个的摸不着头脑了。
苏曜嘴角微微扬起一个弧度,从案几上拿过一份文件,摊开来说:“诸位且看。”
只见那洁白的宣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西域开发公司章程》,第一条便赫然是:”本公司以开拓商路、经营西域为宗旨,凡出资者皆为股东,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
“这......”曹操瞪大了眼睛,手掌不自觉地按在了案几之上,“唐王是要效仿先秦商君,以利驱民?”
“非也。”苏曜摇头,“商君变法是以赏罚驱民,本王是要以利聚民。”
苏曜的手指轻点章程,声音清朗:“我之所以选择西域为方向,便是因此地商路利润丰厚至极:一匹蜀锦运到安息可换十匹骏马,一斤茶叶可抵同等重量的黄金。以往这些利润都被沿途各国和商队瓜分,朝廷所得不过些许关税,却又要承担沉重的防务负担,所图不过是为了让西域不倒向匈奴与鲜卑罢了。”
“也正因此,后来朝廷对西域的经营才会时断时复,说到底还是因为不堪重负罢了。”
贾诩微微眯眼:“那现在唐王莫非是准备亲自来经营这条商路?”
苏曜点头道:“正是如此。孤欲组建一支由精锐将士和商队组成的远征军,兵商一体,沿途设立商站,打通商路,所有参与出资的商贾、世家,乃至普通百姓,只要愿意都可以出资参与进来,分享未来的收益。”
“届时,朝廷将收获土地、人口和主权,公司则在朝廷的授权下经营当地,赚取利润。如此一来,开拓疆土不但不会耗费国库,反而能充盈府库,岂不美哉?”
没错,这就是未来大英帝国能够统治全球的成为史上第一个超级大国的绝妙法宝。
除了船坚炮利之外,其先进的殖民体系为帝国带来了海外源源不断的财富,支撑着帝国不断的扩张。
而这积蓄得来的财富也使得大英帝国完成了农业国到工业国的突破,引领工业时代的变革,缔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
如今苏曜既然已了解到了这世界一部分的真相,需要尽快西征来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
那么如何突破时代的桎梏,挣脱统治极限的限制便是他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因此,苏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手紧攥着自秦汉传承来古典军国主义的军功制,另一手则直接抓来了后世帝国主义重商主义和殖民扩张的精华,双管齐下为古老的大汉帝国打造一套全新的扩张模式。
苏曜环视众人,见他们仍有些困惑,便继续解释道:
“诸位可曾想过,为何我大汉经营西域两百余年,却始终难以真正扎根?为何班超三十六骑能威震西域,却无法让西域永为汉土?”
他顿了顿,声音铿锵有力:“因为过去的经营方式,只是‘以兵威压服,以恩义怀柔’的羁縻,从未让西域成为我大汉真正的一部分!”
“而这一次,我们要做的,是让西域的每一座城池、每一条商路,每一个百姓都与我大汉的利益深度绑定!”
“西域开发公司,便是为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