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天团 作品

第三百四十八章 真以为没区别,你就输了!

李秀琼并没有在这家呆太长。

等把所有负责的数据都收集完了后,李秀琼这才走向在路边等待的人群那。

“李主任。”

“主任!”

“李主任~”

见她过来,这条街的居民顿时脸上露出笑容。

看着她的眼神带着一丝谄媚。

没办法。

谁让他们一开始看不上的农家乐,现在成了香馍馍了。

“李主任,街道还有没有农家乐的名额啊?我家想要一个,放心,房间我们都收拾好了。”一头发有些发白的男子搓手道。

“李主任,你可别忘了我家啊,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

“李主任,吃水果,我把我家的房子收拾了一下,您去看看,符不符合要求。”

“李主任......”

一帮人围着李秀琼七嘴八舌说着。

都是一个意思,自己想加入农家乐这个荣福富贵大家庭,今天坐地板,明天当老板。

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隔壁或者附近邻居每天能收入多少钱,他们心里是有数的。

法律并没有不允许自建房改成农家乐,但弄是可以弄,可客人呢?

现在看着县里能保证那些被选中的邻居每天都有客源,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有些人心里满是懊悔。

毕竟当初对方最先找的是他啊!

只是想着可能不赚钱不说,还浪费时间,就没答应。

现在看来,当初自己是多傻啊。

李秀琼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一一回应着。

看着往日对自己爱答不理的众人,现在一副和善的模样,李秀琼心里满是感慨。

“大家不要急,对于新一批人员,我们还在筛选,大家若是有意的话,直接找我们拿单子,填表申请......”

李秀琼有预感,后续应该还会扩大这方面的人数的。

果然。

刚回到街道的李秀琼还没喝口水,就接到上面的通知了。

“好,好,领导放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等挂了电话后,办公室一年轻人小声问道:“琼姐,什么事啊?”

就见李秀琼深吸一口气道:“小张,去把报名的表格拿过来。上面要增加农家乐的人数。”

“哎?好!”

办公室其他人面面相觑,这就增加了?

不过想到这两日县里游客的人数,增加也是应该的。

不少人脸上微微一动。

乌市到县里的火车班次是固定的,但随着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班次增加了一班不说,就连卧铺都被改成了坐票。

可以说为了运送这些游客,乌市那边也是给足了支持。

现在,就看秋合县能不能接住这波滔天的富贵了。

县里的事王禹并不知道,他只感觉村里人越来越多了。

“禹哥!”赵云径直走进来。

这让王禹一愣。

待看到他身后正左右打量的董奉后,顿时脸色一喜。

“你们来了?咦?温侯呢?”

赵云一边朝不远处的武松抱拳,一边笑道:“温侯有事,今日就没过来,让我先把东西带来,顺便把之前的东西带回去。”

东西带来了?

王禹走了出去,就看到一匹马正拴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

周围有不少游客围在周围一边惊呼,一边拍照。

马是一匹枣红色的马,就是王禹这种不懂马的人看到都觉得这马挺骏的。

按照之前了解的一些知识,这马高约莫一米七左右,跟扈三娘她们的马匹差不多。

看来是彩头到了!

果然,就见董奉递过来一个锦盒,王禹打开锦盒,里面一根萝卜......咳,是一颗人参正静静躺在那里。

看那模样,显然应该是经过初加工了。

“这就是人参?”王禹睁大眼睛打量着

参须长的惊人!

脑海里不禁浮现一些关于人参的用法。

嘶!

等会要不撤下一根尝尝?

听说煲汤挺好喝的。

见周围人看过来,王禹赶紧把盒子盖上。

“吃饭了没?要不先吃点东西?”王禹脸上挤出笑容看着两人。

董奉没理他,又递过来一个布兜,“这里面的东西你收好。”

“这什么?”

“人参,我标记好年份了。”

“人参?”王禹心中一动,手抖了一下。

该不会是之前说的几十年的人参吧。

王禹心跳顿时加速起来。

赶忙带着两人往诊所走去。

至于外面的马匹,则让武松帮忙看一下。

诊所。

武泰丰一家此时正守在病床那。

看着床上的亲爹,武泰丰的儿子不禁道:“妈,要不咱们还是送我爸回去吧,之前那什么中医这都两天了,还没来,别是......”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什么许医生,就只会开药,也没见他有什么动作之类的。

要不是郭大爷在这,保不齐什么难听的话就说出来了。

见儿子这么说,余老太太面露犹豫。

之前说是死马当活马医,但真看到自家老头子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她又犹豫了。

旁边的赵爱国见状,没敢再吭声。

上次他多嘴一下,结果搞得郭大爷显得很被动。

这次死活也不敢出主意了。

正当武泰丰儿子等着老太太表态的时候。

董奉哒哒的走了过来。

至于王禹,则正在让许强鉴定手上的人参。

见董奉进来了。

现场的人顿时站了起来。

董奉也没理他们,直接走到武泰丰窗前开始把脉。

余老太太见状,不禁闭上了嘴。

良久。

“董......董医生,我爸怎么样?”武泰丰儿子小声问道。

“今天开始用药。”一边说着,董奉一边站了起来。

今天用药?

众人一愣。

刚才还在想着离开的武泰丰儿子这会也不说离开了。

赶紧上前询问需要哪些药之类的。

这边,许强认真的检查着手上的人参。

“怎么样?”王禹问道。

许强神色凝重的观察着,良久。

就见他一脸无辜道:“嗯......我也不懂!”

“不懂你看这么久?”王禹没好气的就要把盒子盖住。

结果旁边猛然凑过来一个脑袋,“我懂啊!”

两人吓了一跳。

结果就看一少年正笑盈盈的看着两人。

许强:“你是?”

王禹:“你懂?”

就见少年自我介绍道:“我叫胡慧龙,你可以叫我小胡!我懂这个!”

说着,指了指两人手中锦盒里的人参。

王禹跟许强对视一眼。

这你认识?

不啊?

两人眼神交流一番后,王禹这才问道:“你学医的?”

“呃?我家是医药世家,我爹学医的,我爷爷也是学医的,我太爷爷也是个学医的,我太太爷爷......”

王禹脸色一肃。

嘶~五代学医的?

结果就听对方道:“我太太爷爷是兽医......”

王禹:“......”

许强:“......”

见两人这表情,胡慧龙耸耸肩,随即看了人参一眼,对王禹道:“村长,要不要让我瞅瞅?”

来到这边有两天了,胡慧龙虽然是少年心性,但自家老爹安排的事,却没敢忘了。

这不,除了昨天去滑雪场跟滑冰场玩了一天后,今天一天的时间,都在打听人参的事。

结果运气超好,刚经过诊所的时候,恰好看到王禹跟许强在研究人参。

这不,找个机会直接凑了上来。

见这少年这么说,王禹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少年。

稍微扫视一眼,就知道这少年家境应该不差。

而且听口音相似京城那边的。

跟刘德旺还有苏晴差不多。

想着许强也不懂,王禹琢磨了一下,让开了身子。

见王禹这样,胡慧龙脸上一喜,随即从兜里掏出一个手套出来。

等把手套带好后,这才小心的把人参从锦盒里拿出来。

这让王禹跟许强都有些尴尬。

他俩刚才直接上手拿的。

胡慧龙小心的观察着,脑海里浮现着他亲爹当时给他讲人参分辨的方法。

野生的人参很少。

真正天然野人参是指鸟兽播种自然生长的野山参,数量及其稀少。

尤其现在这个年代。

全国每年能挖到的纯野人参不超过6公斤,这指的是鲜野人参,并非晾晒干。

干货就更少。

不过现在大部分都是林下参了,就是人工播种后生长与深山密林超过15年以上拥有野山参形态的人参。

现在市场上几乎都是这种人参。

胡慧龙虽然平日里吊儿郎当的,学习也不怎么样,但毕竟是医药世家。

从小耳濡目染,对一些天材地宝还是很上心的。

甚至偷吃过家里的藏货。

主要是想看能不能产生什么内力。

当然,内力没产生,倒是吃了不少顿竹笋炒肉。

野山参主要是看五形也就是芦、艼、纹、体、须,以及识六体,也就是灵、笨、老、嫩、横、顺。

胡慧龙慢慢检查着,眼里的讶色越来越浓。

这......好像是正儿八经的野山参,不是那种林下参啊!

而且看年份,绝对是超过二十年了。

咽了一下口水。

胡慧龙擦了一下额头上冒的汗。

“咋样?是正儿八经的二十年野山参吧?”王禹在旁边问道。

胡慧龙很想说不是,但毕竟是年轻人,哪说过假话?

最终默默点了点头,‘嗯’了一声道:“看样子应该是的,不过我不确定,能拍个照吗?”

“可以!”

只是拍照,又不是别的!

听到王禹这么说,胡慧龙小心的将野山参放回锦盒,然后拿出手机对着就是一堆闪光。

然后二话不说,直接发给自己亲爹。

京城某药房。

一中年男子正盘账,结果手机骤然一阵叮咚。

顿时眉头一皱。

从兜里掏出手机,发现是自己儿子发来的消息。

“我还以为你小子忘了我呢!”

嘴里一边嘀咕着,男子一边打开手机。

结果,下一刻,整个人直接愣在了原地。

紧接着,就见男子赶紧对着屏幕滑了起来。

屏幕上的图片骤然放大。

“嘶~这须,哎呦我去,这芦头跟芦碗......”中年男子越看越吃惊。

颤抖着划着手机。

等把图片看完后,赶紧拨了电话过去。

“喂?你从哪弄来的图片?”

手机那头传来胡慧龙的声音,“刚拍的啊,爸,你赶紧过来一下,我摸不准啊,感觉这跟我小时候见到的那个差不多啊。”

男子一听儿子竟然这么说,立马道:“等等,你说这个就是那个彩头?”

“对啊,我刚问王村长了,他说就是这个。”

男子咽了咽唾沫,“行,你等我,我现在就订票。”

刚要挂电话,男子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等等!”

“咋了爸?”

“你报名没?”

“什么报名?”

“村晚表演啊!赶紧给我去报名,我跟你说,你这次要是没拿到第一,到时候就别回来了。”

“......”

“还有,给我也报个名。”

“啊?”

“啊什么啊?赶紧的,到时候咱爷俩一起上。对了,你说了私下购买的事没?”

“说了,对方不同意。”

“算了,等我去了再说。”

中年男子有叮嘱一番后,这才挂了电话。

随即掏出手机,开始订票起来。

心里则感慨不已。

这要是往前推个几十年,一个二十年份的野山参哪会让他这么重视。

当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野山参他小的时候都见过。

据说他家这个药房能开起来,就是因为他太爷爷上山挖药的时候,挖了一个六十年的野山参。

然后献给当时一个当官的,这才攒了第一桶金。

后面才几经波折,才把药房慢慢开起来。

当然,他太爷爷当时很是鸡贼的留下几根参须。

靠着那几根参须,慢慢从兽医界跨到中医界了。

可惜最后一根参须被他爷爷快嘎的时候用了,不然他也能尝尝六十年的野山参是什么味了。

也就是靠着这根六十年份的野山参参须,本来医院说他爷爷活不到第二天凌晨的,结果硬生生靠着那根参须将时间拖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多,他爷爷在交代完后事后才离去。

“小林,这段时间我出去一趟,店里你守一下。”中年男子对旁边一青年道。

青年闻言立马恭声道:“好的师傅。”

中年男子点点头,转身离开药房,往后走去。

因为是医药世家,他比常人见多了人参的妙处。

最简单的就是调养身子。

大病初愈或者伤了元气的人吃这个是最好不过了。

当然,这得是正儿八经的野山参。

啥?

你说林下参也行。

对此,他就呵呵了。

不说别的,土鸡蛋跟普通鸡蛋的差别大吗?

不大!

按照营养学家的说法,里面的营养物质差别根本不大。

可为什么,土鸡蛋的价格是普通鸡蛋的两倍甚至三倍?

真以为没区别,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