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天团 作品

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让我儿子留个级

县文化广场。

这个点还有不少居民在这。

看着眼前这帮穿着军训服的人正在广场上扎帐篷,不禁面面相觑。

有人好奇上来询问,待得知这帮半大的孩子竟然是京大附属小学的学生后,纷纷惊奇。

“京大附属小学?哪里的?你们走了几千里过来的?”一大爷常年不看新闻,下意识的以为是别的地方的附属小学。

旁边的王禹一脸无语。

神特么几千公里?

就是兵王都不敢说他能走下来啊!

吴签一听,差点笑了出来,赶紧解释道:“我们是宁夏村的,秋合县往南那条国道走四十公里左右就是的了。”

旁边的人不信,“那里咋可能有京大附属小学?”

“咋没有,我们就是正儿八经的好不好?去京大官网能查到的那种。”王禹没好气道。

果然,不能指望所有人都知道这事。

听他这么一说,周围围观的人纷纷面露怀疑,有女子心中一动,偷偷在旁边查了一下。

结果还真在京大官网查到了地址。

还真是自己这地方的,不仅如此,让她惊讶的是,下面那块附属初中,她也看到了熟悉的地址。

女子倒吸一口气的同时,眼睛顿时一亮。

这要是把自己儿子弄进去,那初中不就不用担心了?

至于高中,到时候县里重点高中还不是随便上。

甚至她隐约觉得,搞不好到时候京大的附属高中也有可能会在这出现。

毕竟一个连她都不知道的地方,竟然连京大的附属小学跟初中都有,后面再出现个附属高中,她都不觉得奇怪。

一边暗暗责备自己整天只顾着守店,接孩子,竟然连这么重要的事都不知道,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这帮人。

很快,她就发现,那两个疑似教官的人跟王禹说话的时候都挺客气的,甚至还喊对方村长。

一瞬间,就明白对方应该是那什么宁夏村主事的了。

待王禹去接水的时候,便拉着孩子直接走了过去。

“你好,我想问一下你们那还招生吗?”

王禹闻言一愣,女子见状赶紧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

同时庆幸自己今天心血来潮,放学后带儿子过来文化广场这边溜达。

这......自家老公的祖宗是不是在下面瞌碎了脑袋,才让她心血来潮的啊!

王禹瞅瞅她孩子,估计八九岁的模样,倒是符合入学条件,就听他道:“招生是招生,不过得明年去了。”

他那边现在什么都没弄好,就是招生也不一定能招到多少,索性明年再说。

显然,王禹虽然知道京大附属小学的名气有多大,但他毕竟是没孩子的人,不知道这些对一个有孩子的母亲代表着什么。

就见张丽‘啊’了一声,惊讶道:“明年?明年什么时候?今年不行吗?我这边可以转学。”

王禹无语,只能解释道:“您儿子应该是上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吧?”

“对,上二年级,今年八岁。”张丽赶紧道。

王禹耸耸肩道:“我们那边现在只有一年级,二年级的老师都还没招到,京大那边的老师还没确定,二年级都还没设置,您孩子就是来,我们这边也教不了啊!”

张丽一听,就这?

“没事,我们重新上一年级!”

不就是留一级吗?

那算什么!

再说了他儿子是年底才过生日的,算下来还没八岁呢!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孩子进入这个京大附小!

虽然她跟自己老公的文凭都不高,也就是高中毕业。

但上过高中的她可是清楚的知道学习真的能改变命运。

不说别的,就她同学。

现在有的在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年薪都是几十万了。

一年都顶他们十多年了。

王禹无语的看着对方。

可对方眼里的哀求不像是瞎说的。

得!

“行吧,我电话你记一下,明天,呃,不对,等月底的时候你要是还想来的话,就过来吧!”

反正他也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

可张丽却直接道:“为什么要月底?现在不行吗?我现在就让我儿子参加你们的军训,明天我就去办转校手续。”

“啊?”王禹懵逼。

几分钟后。

陈光看着王禹领来一个还穿着校服的小男孩,一脸不解。

待听王禹解释完后,陈光为难道:“可他没经过前面的训练,这恐怕坚持不下来啊!”

今天一天就行军40多公里。

别看没什么,但他们都是小学生啊!

最大的也就9岁而已。

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除了平时就在外面跑、玩之外,还有就是前几天的训练,增加了他们的体能。

不然保不齐这会应该在路边哪地方安营扎寨呢!

王禹还没吭声,就见这小男孩进了个少先队的礼,然后小脸绷着道:“叔叔,我可以的!”

上学什么的,哪有这好玩!

旁边的王禹见状,不禁看向陈光,“要不试试?他妈妈就在旁边。”

王禹朝旁边努努嘴。

陈光一脸为难。

不过想着这后面三天的计划,运动量虽然多,但分散了不少。

“行吧,不过他衣服......”

“没事,我让人送来。”王禹直接道。

陈光也同意了,王禹也没别的意见,带着小男孩直接到了张丽这。

“行了,没问题了,今天就可以让他加入这里,后面要跟着一起拉练。”王禹道。

张丽一听,脸上顿时露出狂喜,“好,我现在就回去给他收拾衣服,明天就办转校。”

“不用,不用,我们提供的有军训服。”

“多少钱,我现在就交。”张丽掏出手机。

王禹阻止了对方,“不用,军训服我们提供。”

“学费呢!”张丽问道。

附属小学跟初中的学费可不便宜,一年下来没个两三万根本扛不住。

但这难得的机会,张丽决定,就是再贵,也得把孩子弄进来。

附属小学啊!

只要自己儿子争点气,到时候上了附属初中,以后成绩再好点,考个好点的大学,也不用跟他们这样,整天起早贪黑的赚这些辛苦钱了。

王禹下意识就要说出学费是多少。

忽然整个人愣住了。

学费多少来着?

卧槽!

好像没订学费吧?

这十二个学生不是服务员大姐的孩子,就是扈三娘她们。

他哪收学费了。

“呃,你们在这边交了多少钱?”王禹挠了挠头,看着张丽问道。

“啊?我们?”张丽一懵。

什么意思。

王禹点头道:“对,就是县里小学收多少钱学费?”

张丽也不知道王禹的意思,老实道:“一学期400块,还有信息费20元。”

这么多?

王禹一愣,他记得他小时候才几十块钱吧。

不过想想也差不多,二十多年过去了,长点也正常,更何况这里不是地球了。

“行吧,学费就......嗯......五百吧,包含信息费,外加校车费。”

至于借读费这些杂七杂八的就算了。

义务教育嘛!

他损失点没啥。

听到竟然才这么点,张丽整个人都愣了。

结结巴巴道:“你......你是说一学期五百?”

“对,五百!包校车跟信息费,别的不包,比如午餐跟早餐。借读费今年就不收了,明年在看,学生不多的话就不收。”

言外之意,要是学生多,他肯定会收借读费的。

毕竟这个算是他村里的学校,服务的应该是宁夏村的孩子们。

不过现在户口落在这里的,除了吴签一

家外,不是单身狗,就是单身狗。

这些福利也享受不到。

就比如他现在提供早餐跟午餐甚至晚餐,是因为这些都是他店里服务员的孩子。

换个说法,就是给这些服务员大姐的福利。

听到王禹这么说,张丽松了口气的同时下意识问道:“那后续借读费的标准呢?”

“应该是跟别的附属小学一个标准吧!王禹想想道。

具体是多少,他得研究一下。

也算是给对方提个醒。

果然,听他这么所,张丽心顿时提了起来。

但此时她哪顾得了这么多?

先把孩子送进去再说。

明年?

明年黄花菜可能都凉了。

君不见各个地方的京大或者水木的附属学校,抢破脑袋都不一定能抢到一个名额。

学费高是一回事,还有就是所有的附属小学都是要面试的。

你要是面试没通过,有钱的可以砸钱,可没钱的怎么办?

这不像是初中能凭成绩,小孩子能有啥成绩。

反正以往张丽零散了解的信息告诉她,这些附属学校都是非常难进的主。

现在虽然不知道为啥消息还没传开价,但张丽可以肯定的是,但凡这消息传出去了,以她家的条件,根本没可能把孩子送进去的机会。

毕竟她家就是个普通的家庭。

儿子也没有天才儿童的样子。

这也是她为什么她急着的原因。

见事情已经确定下来,张丽给自己儿子嘱咐几句后,激动的直接往家走去,她得赶紧准备材料什么的。

对了,还得跟孩子老师说一下,要转学。

张丽一走,只留下她儿子,而她儿子也没那种害怕劲,被王禹带到队伍里后,没一会就跟那帮小学生混熟了。

至于王禹见没事后,便直接拨通欧娜电话。

“干什么?你今天不是不回来吗?”

超市里。

欧娜一边吃苹果,一边问道。

今天的饭后甜点是水果捞,吃完后她又去厨房拿了个苹果,带到超市这边来。

就听王禹道:“你那一套军训服跟睡袋,小孩子的,男生。对了,那一整套都带来,地址就在文化广场,赶紧的。”

“哦,行!等等,车呢?”欧娜看了一眼外面。

除了几辆重卡外,没别的车了。

这边王禹听到欧娜问这,顿时反应过来了。

对啊!

车子被自己开过来了,哪还有车。

“行吧,你帮我把东西拿出来,我现在开车回去。”

也就是这一刻,王禹是彻底产生了再买一辆车的想法。

是买油车呢,还是买电车?

亦或者是插电混动?

很快,一辆小皮卡直接朝南驶去。

这边。

那帮穿着军训服的成年人正在准备吃的。

“哎,你们说咋回事?之前不是计划说是4天吗?怎么今天咱们就到了?”一正在揉着自己腿的成年人不禁问道。

“不知道,计划嘛!没听到早上说明天晚上就回去嘛,管他了,吃完饭赶紧清洗一下后赶紧休息吧!”

他们带的都有盆,若是不嫌弃的话,甚至可以泡个脚。

当然,热水就别想了。

与此同时,雷明跟陈光也在商量这事。

“今天计划超了啊!”雷明看着陈光无语道。

他们本计划是四天的,结果没想到一天就到了不说,而且看样子明天就能回去。

“你不会真的打算就拉练两天吧?”雷明看着陈光道。

陈光也是无语,他是说两天,也让对方带两天的吃食,但实际上确实是计划四天的。

至于为啥是两天,不就是想坑一下他们吗?

陈光瞥了一眼不远处的那帮成年人道:“不可能两天,至少得三天。”

今天别看这帮小学生能走四十公里,但显然已经耗光了这帮小学

生的体力。

这不,还没吃饭,就有不少学生已经躺下呼呼大睡了。

但显然,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

陈光跟雷明不得不一一把睡着的几个小学生喊起来。

......

另一边。

张丽急匆匆的回到了家。

丈夫胡亚军坐在收银台那刷着手机。

“回来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儿子......咦?儿子呢?”胡亚军这才发现,是妻子一个人回来的。

下意识的直接从躺椅上坐了起来。

“儿子在文化广场那,老胡,赶紧的,烧一些热水,对了,等会再弄一些吃的。先把咱家的电三轮开出来。”张丽急匆匆道。

“干嘛啊?弄这干嘛?儿子呢?”胡亚军站了起来,看着妻子满脸不解道。

“哎呀,你快点弄,我路上跟你说。”张丽说着,便赶紧把架子上的副食拿了一些。

胡亚军满脸不解,不过还是去烧水去了。

足足烧了10瓶开水,胡亚军这才停了下来。

看着这些新的开水瓶,胡亚军看着妻子:“老婆,你到底要干什么?咱们这是去哪?店怎么办?”

就见张丽提着两大兜塑料袋,里面装的全是店里卖的副食,“去文化广场,咱们直接走,妈等会就过来了,路上说。”

胡亚军见妻子这么说,只能压住心里的不解。

随着车子启动,两人径直往文化广场驶去。

也就这个时候,张丽这才把刚才在文化广场的事说出来。

一分钟后。

就见胡亚军猛然把车子一拐,兴冲冲道:“你拿这些干嘛?走,去买一些羊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