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丛中一回首 作品

第1162章 再战日本(三)

“冲,快冲!”

董平很是焦虑,对面的日本军队后撤,倒是会挑选好时机,恰逢一场大雨,道路泥泞,不利于骑兵前行,这让董平不得不催促后续跟来的朝鲜辅兵以及参战的倭兵们赶快修缮道路。

两千骑兵,差不多四五千匹战马,他可实在不愿意被日本这破破烂烂的道路给挡住了前进的去路。

前两年他领兵平定山蛮叛乱,湖北行省西南部的山蛮就妄图利用天气和道路阻挡朝廷大军行进的步伐,也的确给朝廷大军制造了许多不小的困难。

缺乏中央集权能力的日本,根本不可能像是本朝一样满天下到处修缮官道,所以在离开了海岸边的平地、进入山地后,董平的进兵速度就大大延缓了下来。

日本军队惊恐于汉军骑兵的灵活性,但董平却充满了抱怨,他实在不喜欢这样的山林丘陵地带,还是漠南的草原策马奔袭厮杀更教人热血沸腾啊。

于是朝鲜兵、倭兵以及部分被投降的日本贵族驱使而来的倭人百姓在前面修路,董平就紧紧跟在后面。

这是一段沿着河流的道路,小片的平地,随处可见的倭人村庄人烟稀少,大约是都躲藏到山林去了,就是那种最常见的土路,一场大雨过后,连车辙压出的路坑都跟着一起泥泞了起来。

根据参军们的说法,马上就要到飓风季节了,若是飓风到来之前,大军不能追近到平安京附近,那么接下来两三个月都没法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枢密院终究还是低估了日本国内的道路状况,这导致此次重新对日本开战就多少显得有些仓促。

似汉军这样对后勤要求高的军队,对出征地的道路状况要求同样很高,但可惜的是,不是所有的政权和官府,都会像中原王朝那样重视对道路的修缮和维护。

先前没遇到下雨天气时,董平带着骑兵有多么恣意,现在就有多么狼狈。

这一场大雨还导致了董平部下普遍的水土不服,士兵和战马都出现了腹泻的现象,为此董平不得不组织人手砍伐树木补充燃料,在高草郡又多停留了三五日。

等到天气放晴、土路地面被重新晒干,士兵和战马们都恢复了一些,董平便迫不及待地领骑兵继续出发。

他也不怕道路两侧有埋伏,因为雷横带领着步兵反而跑到了他的前面,已经沿着道路扫荡了数十里。

杨志加入战场后,他的运气还不错,天气已经转热,手下将士也已经适应了水土,朝廷转运而来的战马也刚好送到,不过却是送到了石见国的和江港,需要他派人前往接收。

新的一批战马同样是从辽东方向的军马场抽调,从旅顺港转运至耽罗岛,再从耽罗岛经对马岛运到和江港的。

这批战马并不是交给杨志手下的三千野人士兵,这些野人士兵属于重步兵,朝廷调拨了一批骡马为代步,并非真正的骑兵。

并不是说这些士兵不会骑马,而是若以他们为骑兵,就得接受汉军制度化的训练,朝廷无意将这些先进的军事理念散播出去。

一直想要归队的耶律宁,也终于不用继续带领义勇水师作战了,他接到的最新任务,是协助欧鹏前往和江港,配合杨志在本州岛北部海岸的行军。

简而言之,杨志的任务,是从石见国方向沿着海岸线一路推进到越后国,因为越后国的外海就是佐渡国,那里还藏着一座尚未完全开采的金山。

日本岛国的这个地形,简直太适合水陆并进的作战方式了,水师沿着海岸线不断探索,发现可以利用的海湾或者小港口,便以小船载着陆战营登陆,如此就可以随时与陆地行进的军队彼此配合。

虽然日本海岸线的良港并不多,但适合停靠的小海湾却是不少,汉军的运兵船无法直接靠岸停泊时,那就在外海用小船来回运输。

这样的水陆并进的配合,可以让汉军随时找到一处上岸点,让陆地进军的士兵随时可以获得补给和支援。

搭乘耶律宁的战船前往和江港的还有杨雄以及两千名汉军,他们是要前往接收战马的,此前杨雄跟随折彦质大致熟悉并进行了一次登陆抢滩作战,兵部也调派了十多名官吏随行,进行各种技术指导。

在濑户内海的西出海口,耶律宁遇到了一支运送粮草的船队,旗语交换确认后,耶律宁笑呵呵地对杨雄说:“是朝廷从江南运来的一批福糖。”

杨雄脸色有些发白,作为骑将,常年在马背上,他到现在还是不适应海上的风浪和颠簸。

给耶律宁回应了一个挤出来的笑容,杨雄后背却挨了耶律宁一巴掌。

“老杨,若是憋不住时,不如干脆呕一番,吐出来也就舒服多了,吐着吐着便习惯了!”

杨雄强行忍住呕吐的冲动,刚要“骂人”,就看到船头一个如山的海浪扑面而来,他连忙紧紧抓住了船帮。

这是要渡过濑户内海水文情况最复杂的长门海峡了,由于长门海峡太狭窄,所以这里的风浪极大,一般而言,若是朝廷的货船过重,是要从九州岛南面绕行的。

长门海峡并不长,艰难地绕过了这一段水道后,风浪陡然变得平缓了起来,耶律宁忙着与前后各船打旗语联络,询问是否有损失,杨雄只觉得脚下不稳,仍旧死死抓住船帮。

在他不远处有个亲兵,大约是忍受了一路,实在忍不住,猛地喷射呕吐了起来,有人带头,于是“呕”声此起彼伏。

耶律宁抱着双臂看着,等到杨雄等人再也吐不出来时,这才吆喝着指挥船上的朝鲜辅兵水手们赶快清理甲板。

“老契丹,你是不是故意挑着这长门水道走的?”

看到耶律宁面上带着几分戏谑出现在了身边,杨雄劈手揪住便质问道。

“若从南面水域绕行,便要多行走三五日,吃点儿苦,咱们也好赶路不是?”

耶律宁很开心,长门海峡他走了无数次,在哪里避开暗礁,从哪里航行最为安全,他清楚得很,所以他可以拍着胸脯打包票不会出事的。

但他就是喜欢看这些刚上船不久的人狼狈的样子,于是他大嘴咧得更大了,甚至能够清晰地看见后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