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翔康 作品

第124章 唐朝抵云南

唐伯诚这时问妻子说:“这些道理你懂吗?”林芸没好气地说:“连这些道理都不懂,那不是白活了吗?”唐伯诚说道:“能懂就好,那你应该支持我捐献公司股份,别指望给孩子留多少。”

林芸一下跳了起来,大声说:“绕来绕去,你又扯到这个话题上来,已经对你明说了,我不反对你做慈善,但是总得有个度,多少给家里留一点,把方方面面都安排好。”

林芸对唐仲诚和唐雅诚说:“今天趁大家都在,请你们给我评评理。老唐逼着我,要我同意他把公司股份全部捐献。我的意见是多少给后代留一些,可是他死活不答应,还给我一个冷静期,非要我同意不可。你们来评一下,到底是我不对?还是他不对?”

唐仲诚为难地说:“这事还真不好评判,因为你俩有各自的理由。”谁知他的妻子说:“要我看,嫂子的理由更充分些,我们做长辈的辛苦一辈子,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后代?为后代多考虑些,这是理所当然的。”唐雅诚和她的丈夫也跟着附和。

林芸听见有三个人支持自己,底气更充足了,说道:“我一直对他说,我不是为自己争,而是为唐家后代争。”接着又说:“以前我不知道他在云南的事,现在我知道了,我还要为云南的那一家人争取。前几日我对他说,茶花为你吃了那么多苦,你多少应该报答一下,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些。还有云海是你的亲骨血,你从来没有尽过父亲的责任,是否应该补偿?”

林芸一口气说完,三个支持者全都睁大眼睛,目光中流露出了钦佩。唐雅诚对唐伯诚说:“哥哥啊,嫂嫂是明理的人,她不反对你做慈善,你在做决定之前,应该听听她的意见……”

不等唐雅诚说完,唐伯诚瞪起眼珠说:“不用你多讲,我自己的事,自己知道该怎么做。”林芸连声咂嘴,说道:“大家看看,他的牛脾气又来了。我对他说呀,如果把我家比做一个公司,你当然是董事长,家庭成员都是董事会成员,有什么重大决定,董事长不能一意孤行,必须经过董事会成员表决。”

林芸的这番话,把唐仲诚也说动了,对兄长说道:“哥哥啊,嫂嫂的话确实有道理,你是否重新考虑一下?”唐伯诚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我不听你们讲废话。”说完后,点燃了一支香烟,吐出一长串烟圈。

唐伯诚向来在弟妹俩面前强势,弟妹俩从小就习惯,而且还成为了一种依赖。这弟妹俩有句口头禅:“阿哥总有道理。”以前家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最后拍板的总是兄长。如今兄妹三个都已白发遮顶,然而不管做什么决定,弟妹俩还是习惯听大哥的,但是对于今天的争论,弟妹俩倒是倾向于林芸。

唐伯诚生气后,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敢再说什么,只得岔开话题闲聊。过了一会,张婶走进客厅说:“先生、太太,饭桌已摆好了,请大家吃饭吧。”唐伯诚点点头,站起来说:“我们先去吃饭吧。”座上人纷纷站起来,跟着他走进餐厅。

张婶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林芸笑着说:“今天大家齐聚,开一瓶好酒吧。”于是让张婶拿出一瓶茅台酒,亲自给大家斟酒,大家正要举杯时,唐伯诚摆了摆手,说道:“稍等一会,大唐已经到昆明,应该发消息了,说着拿出手机,放在了桌上子。”

唐家有个家族群,建群人是唐朝。听到唐伯诚的提醒,大家都拿出手机,放在了桌子上。只一小会功夫,六部手机同时震动,大家立刻拿起手机,果然是唐朝在群里发信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所有亲人们:我已经出了昆明机场,见到了前来接机的王叔叔,现在已经坐上了王叔叔的汽车。”

唐雅诚丈夫问:“那个接机的王叔叔是谁?”唐伯诚回答说:“是我以前的下属,现在是集团公司驻昆明办事处的负责人。”说话时看见唐云峰在群里回复:“好儿子,好好干,别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李绣文也回复:“好儿子,多保重,妈妈爱你!”紧接着弟妹两家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也纷纷发送回复。

过一会儿,唐朝又发送第二条信息:“我已收到刀校长发来的地图信息,现在汽车已驶上高速公路,王叔叔说还有三个多小时,我们可以到达目的地。”唐伯诚说道:“现在的交通真是便利,以前从昆明到我们农场,一天也到不了。”

林芸说道:“大家都回复了,我们也回复吧。”说着发送了一条:“好孙子多保重,到了目的地,立刻报平安。”唐伯诚的弟妹们也发送了回复,林芸问丈夫说:“你怎么不回复呢?”唐伯诚想了想,于是回复了一条:“你跨出了人生道路上的一小步,祝你一切顺利!”

唐朝紧接着回复:“感谢所有长辈和亲人的勉励,我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在完成支教任务的同时,一定好好锻炼自己。”唐伯诚激动得直点头,端起酒杯说:“我很少喝白酒,今天心里高兴,一起来干一杯。”座上人同时举起了酒杯。

唐家兄妹今天都很激动,六个人在席上轮番敬酒,把一瓶茅台酒喝干了,每个人都有些微醺。散席后进客厅里坐下,张婶重新沏上茶,还在林芸耳旁说:“先生今天起得早,又喝了不少酒,让他坐一会后,赶快上楼去睡午觉。”

唐伯诚听见了说:“今天我不睡午觉,仲诚和雅诚都在,我心里还有话,正好对他们说。”唐雅诚忙说:“有什么话,改日再说,你坐一会就上楼去。”他摇头说:“我陪你们坐,等到云轩来接你们,我再上楼去。”林芸对唐雅诚说:“前几日为了孙子的事,他吃不好、睡不好,今天倒是神气十足。”

唐仲诚点头说:“放下了一桩心事,自然轻松许多。我们操心一辈子,还不是为了子孙后代?”唐雅诚的丈夫接话说:“大唐能走出这一步,可真不容易。这孩子是可造之材,将来一定前途无量,大哥可以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