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翔康 作品

第114章 外公的支持

李克文哈哈大笑,说道:“知我者唐兄也,我真是为大唐的事来。”唐伯诚说道:“昨晚我们的家庭会议,最后不欢而散,还曝出了我年青时的那桩丑闻,想必您已经知道了,我无颜见老弟啊!”李克文忙说:“唐兄此言差矣。实话说吧,昨晚我在等你们的家庭会议消息,后来绣文给我打来电话,我已经了解所有的情况。”

李克文接着说:“唐兄啊,您说的那桩丑闻,在我看来绝对是佳话,我和欣雅十分感动。昨夜我同云峰和绣文谈了好一会,一早又和大唐谈话。我知道您现在的心情,考虑了半天后,决定要来见您。”王欣雅接着说:“昨夜他动怒了,不但批评女儿,连女婿也一顿批评,说他俩心胸狭窄,而且不近人情。”

唐伯诚忙说:“绣文没做错什么,你们不必批评她。”李克文回答说:“怎么不要批评?昨天他俩的反应,我已经都知道了。我对他们说啊,你们太不理解老一代人,要知道老一代人非常不容易,一路走来都有自己的故事。作为晚辈,你们必须认真倾听,而且要给予理解和尊重。即便是读一本小说,读者都会为这个感人的故事,忍不住掬一把眼泪,你们表现得那么麻木,那么无动于衷,岂不令人心寒?何况讲故事的人,是你们最尊敬的长辈。”

林芸这时插话说:“当时他俩的心思都在自己儿子身上,这怪不得他们。”唐伯诚说道:“这要怪云峰。当年他母亲和我闹离婚时,把这件事翻了出来,使得他从小对我很抵触,并且反感我的这段经历。”接着又说:“问题的根源出在我自己身上,上个月大唐来这儿过周末,缠着我讲以前的经历,我接连同他谈了二天,把自己藏得最深的事情,一不留神讲了出来。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对他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

李克文笑着说:“要我说呀,您给自己孙子上了一堂大课。起初听到他要放弃高考,去云南山区支教,还以为他是闹着玩的,或者是故意和父母赌气。昨天知道了其中原因,倒让我刮目相看,我要为自己的外孙点赞。”

林芸忙说:“亲家啊,大唐有志气,还有孝心,这当然是好的。但是要放弃高考的话,这万万不可以,我坚决不同意。为这事我心急啊,一夜没有睡好。”李克文回答说:“亲家母,我和欣雅原来也是反对的,但是今天反复考虑后,我俩认为必须支持大唐走出这一步。”

唐伯诚闻言瞪大了眼珠,李克文对他说:“今天我俩上门来,一是来表明我们的态度,二是来征求你们的意见。”他拿出手机给唐伯诚看,说道:“昨夜我和大唐谈了好一会,一早又和他谈话。今天一个上午,我把谈话内容反复看了好几遍,我心里激动啊,因为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孩子,他的一些思想观念,我非常赞同。他希望得到外公、外婆的支持,我们没理由拒绝。”

唐伯诚接过手机,仔细看李克文和外孙的谈话内容,手指不停地在屏幕上滑动,随即他的眼眶湿润了,心里顿时万分激动,嘴里念道:“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

王欣雅对林芸说:“大唐原本想考音乐学院,我倒是赞成的,但是他父母不同意,偏要他考理科。”林芸忙说:“老唐起初也不赞成。大唐喜欢音乐,而且有音乐才华,在网络上发表过好几个作品,还有几十万粉丝,这多么不容易?”王欣雅笑着说:“你放心吧,大唐没有放弃音乐梦想,他有自己的规划,明年一定会考上音乐学院作曲系。”

唐伯诚这时放下了手机,并且长舒一口气,李克文笑着说:“大唐的心思很缜密,认为自己今年被录取的把握不是很大,所以想再沉淀一年,明年一定要考取音乐学院。他想去您捐助的阿坝寨希望小学支教,是因为听了您从前的经历,心头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决定要去那儿体验一下。同时要去探望从未见过面的茶花奶奶和云海伯伯。另外他对放弃在上海生活,宁愿回老家种果树的岩火哥哥很佩服,想去从他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唐伯诚激动地说:“他的心思,我都知道,可是要我支持他的话,我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林芸也说:“这个孩子从小到大,全家倾注了多少心血?外公和外婆付出的心血更多。眼看今年要参加高考了,要是放弃今年的高考,不是要耽误他的学业吗?我们舍不得啊!”

李克文笑着说:“亲家母,我们做长辈的心情是一样的。我要说呀,该舍的时候,必须要舍;该放手的时候,必须要放手。大唐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在这个难题面前,云峰和绣文考得不及格,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

林芸连忙说:“孩子在高考的时候放弃考试,不光云峰和绣文不能接受,别人又会怎么看?再说大唐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一个人去云南山区里,我们能放心吗?是不是劝他参加高考,要是今年不被音乐学院录取,同意他明年再继续考?”她问丈夫说:“这样行吗?”

唐伯诚想了想说:“如果逼着他上考场,有可能会发生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对他是很大的伤害,也是我最担心的。要是答应他请求的话,好像又不合常理,所以确实是两头为难。”他问李克文说:“老弟,您说是不是?”

李克文大笑,说道:“唐兄啊,以前我俩谈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俩最不怕的是面对考试,这是我俩的共同之处。今天面对孙辈出的这道考题,您觉得十分头疼,我看这不是您的风格。我记得您以前说过一句话,‘非常之人敢于做非常之事。’我外孙敢于迈出这一步,当外公的不敢对他小觑,我相信若干年后,这个孩子必然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