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语000 作品

第1030章 梦幻馆遍地开花

威廉乃是本地有名的医生,这天诊所来一位肚子疼的贵族。

此人肚子已经疼很多天,一直都治疗不好,最后实在受不了,他来到威廉的诊所碰运气。

威廉对此人的病情束手无策,但他知道大烟有止疼功能,于是推荐此人去大明梦幻馆试试。

此人抱着试试的想法,来到大明梦幻馆,花十英镑买一块大烟,尝试着吃两小块后,他的疼痛感竟然消失了。

折磨他两年的疼痛,居然就这么神奇消失了……

贵族大喜,只要听到有人不舒服,就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推荐他们去大明梦幻馆。

一传十,十传百,经过英国贵族大力宣传,又给大明梦幻馆添加一层神秘色彩,从此生意更加火爆……

英国大型船厂老板女儿得怪病,浑身疼痛,经常呕吐,去好几家诊所,医生都束手无策。

最后掏高价托人送到伊丽莎白医院,这家医院乃是王室贵族高档医院。

牛津是这家医院最好的医生,他用好几种草药治疗,结果依然无效。

不要认为只有中医才用草药,在化学合成西药没有诞生之前,西方同样用草药。

道理连动物都懂,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只是没有华夏那么发达而已。

像华夏神农尝百草这种伟大壮举,在西方是不能想象的。

牛津非常遗憾说道:

“非常抱歉,我们无能为力,你们去其他地方看看吧!”

爱女心切,老板哀求道:

“医生,可以给她止痛吗?只要她不这么痛苦,本人掏高价……”

“真的很抱歉,我们无能为力……”

有钱无法为女儿治病,老板非常失落,带着女儿走出伊丽莎白医院。

在回去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一家诊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又带着女儿走进诊所。

父女进入这家诊所,正是爱丽丝的诊所,现在的爱丽丝已经对大烟产生严重的依赖。

并介绍别人去大明梦幻馆享受,不是依靠开诊所给别人看病挣钱吸食大烟,他早不干诊所了。

天天躺在烟馆多爽,有东方小美人侍候,还能在如梦如幻的仙境中遨游。

看到两个人进来,爱丽丝医生急忙迎出来,以前他根本没有这么好的态度,现在必须挣钱。

“二位,快里面请,请问哪里不舒服?”

老板指指女儿:

“她是我女儿,得病两年多了,一发病就浑身疼,哪里都不舒服,又检查不出毛病,若你能治疗好她的毛病,银子不是问题。”

爱丽丝闻言点点头:

“原来如此,过来检查一下。”

那时又没有什么医疗仪器,爱丽丝只是听听她的心跳,又查一下她的脉动。

确实检查不出病症,爱丽丝摇摇头,准备放弃,突然想到前段时间那个贵族症状,好像和姑娘有点相似。

不等爱丽丝说话,姑娘又开始抽搐起来,表情极为痛苦。

老板急忙说道:

“医生,她又犯病了,快想办法帮助她,钱不是问题……”

爱丽丝还有一小块大烟,他极不愿意拿出来,太贵了,一般人付不起钱。

若不是老板一直强调钱不是问题,爱丽丝绝对不会把大烟拿出来。

“这种药可以缓解她的痛苦,可是很贵……”

“快拿出来,钱不是问题……”

他话音未落,老板立即大声哀求。

爱丽丝五银币买的烟块,自己还用过几次,见老板如此,决定卖个高价,于是说道:

“真的很贵,一点点都要五金币……”

说话时,她都不敢看老板的眼睛,心虚的要命……

谁知老板直接掏出十金币拍在他桌子上,迫不及待叫道:

“快用药,十金币都是你的!”

老板有家造船厂,根本不在乎这点金币。

看到十金币,爱丽丝顿时两眼放光,急忙拿出一小块浅黄色的东西,摸上去软软的,还有点香味。

他用大烟泡水给女孩喝下:

“别急,一会就好!”

老板只好耐心等待,大约两分钟后,女孩的痛苦消失了。

以前疼痛时,要好几天才能好,很快再次发作。

今天几分钟就恢复正常,老板和女儿都是大喜,为了女儿,他准备把爱丽丝的大烟买下来。

“医生,这个药还有多少,全部都卖给我吧!”

爱丽丝

无奈摊摊手:

“没有了,全部给你女儿吃了,如果还要,过两天再来吧!”

“好好,过两天来取,这是定金。”

老板大喜,又掏出几十金币给爱丽丝,然后带着女儿离去。

看到老板如此大方,爱丽丝眼前突然一亮……

卖大烟如此挣钱,还开狗屁诊所,直接把诊所变烟馆得了。

想到这里,立即起身去大明梦幻馆。

她乃是这家烟馆常客,迎宾小姐认识她,看到爱丽丝到来,急忙微笑上前,躬身行礼:

“欢迎光临,小姐老规矩吗?”

虽然都是女人,爱丽丝以前来都先享受东瀛美女按摩服务,然后才抽大烟。

“不,想见你们老板。”

“见老板?先生稍等。”

东瀛美女服务态度非常好,立即转身去通报。

接到通报,老板很快接见爱丽丝,老板还未说话,爱丽丝立即开门见山:

“老板,我想把诊所变成烟馆,但我资金有限,在支付定金的情况下,能否供货。”

听到英国人想开烟馆,老板大喜,这是他开拓英国市场的好机会。

大明到欧洲开烟馆,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要他们变成西方病夫。

老板毫无犹豫说道:

“可以,只要支付定金,可以为你供货,价钱便宜两成,提取两成利润,若客人达到一定人数,让利三成,如何?”

无本买卖呀,爱丽丝激动的都想哭,急忙给老板施礼感谢……

就这样,又一家英国代理商诞生……

英国烟馆火爆,欧洲其他国家烟馆也步入正轨,并日渐起色。

此时,大明烟馆已经座无虚席,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躺在榻榻米上腾云吐雾。

越来越多的英国和欧洲人被大烟征服,很多军人也开始进入梦幻馆……

随着更多本地人开起烟馆,工厂老板和工人也开始吸食大烟。

造船厂老板为了吸食大烟,造船场几乎陷入瘫痪状态,家里银币也荡然无存……

英国和欧洲的皇室很有钱,他们更早接触鸦片,已经有半数人离不开这个神奇的东西。

……

大明烟馆经过几年发展,现在年纯收入,已经超过八百万两银子,以后极有可能超过千万两银子……

其实大烟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历史上曾造福过人类,包括华夏也不例外。

我们熟知的大烟,主要从罂粟的蒴果中提取制成,乃是罂粟的主要产物。

大烟本身并不可怕,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药材而被人所利用。

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

在唐乾封二年,就有大烟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大烟被称为阿芙蓉。

十六世纪,荷兰人通过台湾,把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连同烟叶传入华夏,华夏开始有吸烟者。

其广泛程度令华夏的统治者不安,崇祯皇帝曾下令禁烟。

曾经有人把大烟混入烟草吸食,始料不及的是,烟草被禁却导致吸食鴉片的泛滥。

直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朝官员黄喻普才首次记录台湾人吸食大烟的具体过程。

他断言:除非杀掉吸食大烟者,否则无法令其戒除恶习。

当初亚洲藩属国给明皇室进贡就有大烟,据称暹罗、爪哇、孟加拉国等等,定期向华夏派出朝贡使团,贡品中都有大烟。

不过,那时把它叫做乌香。

暹罗每次给皇帝进贡200斤,皇后100斤,其他两个国家进贡的数量史无明文。

但这个数量并不能满足皇室的需要,皇帝还要派出太监到处寻觅采购大烟,而当时的大烟价格,与同等重量的黄金同价。

清政府无法禁止大烟、亦无法限制大烟使用,导致西方国家大力倾销鸦大烟,以此逆转西方世界对清朝贸易逆差,这些大烟让许多华夏人成为病夫。

但这个东西危害性非常大,到后期男子骨瘦如柴,女子则媚态百出,任人摆布。

吸食大烟极易成瘾,一旦停止吸食痛不欲生。

据描述,瘾犯之后,对身体的摧残极大,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

故久食大烟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西方走私进入华夏的大烟,最开始流行于社会上层,吸食大烟成为最重要的交际方式

之一。

比后世烟民见面抽烟还要严重。到最后,老百姓找衙门捕快办事,如果不事先买点大烟招待,根本不给你办差。

后来也曾走过禁烟,很多媒体纷纷揭露大烟的危害,并解开西方的骗局。

无数家庭因吸食大烟家破人亡,父母卖掉子女,女孩沦为青楼女子等。

长期吸食大烟之人,形体消瘦、脸色灰黄,加上大烟对肝肺肾脏等器官的损害,带来的恶果难以想象。

获取经济利益,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或者说只是英国想要攫取的利益之一。

对于清朝,英国实际上还有一个更庞大的计划,那就是把印度模式,复制粘贴到清朝身上。

英国和法国为侵占印度,打很长一段时间,到18世纪中叶,英国才打败法国。

英国打败法国之后,又用几十年时间消化,才把印度大多数土邦纳入英属印度的版图。

英国对于印度的殖民成功,也就是所说的印度模式,才得以腾出更多的精力转向清朝

英国无时无刻都把印度模式用到清朝身上,想将清朝变成第二个印度。

清朝毕竟是老牌大国,英国对清朝始终存有忌惮,不敢像对印度那样对清朝。

所以,英国选择相对来说更为谨慎的方式,也就是试探。

鸦片战争,其实就是英国清朝的一种试探,他们想要试探清朝到底还有多少实力。

清朝虽然没有经历工业革命,可是底蕴和体量都摆在那儿,英国选择更为谨慎的方式,理所当然。

试探的结果,就是清朝虽然还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已经越来越衰弱。

不过,英国也明白了,他们在短期之内,不可能把印度模式复制到清朝身上。

英国才选择一个更为缓慢的蚕食计划,而他们选择的突破点,就是清朝经济。

鸦片战争之后,他们制定各项利于英国商贸条款,就是想摧垮或控制清朝经济。

不等英国完成他们的计划,列强已经从鸦片战争中看到利益,于是他们蜂拥而来

总而言之,妄图将印度模式复制到大清的阴谋,英国人并没有成功。

英国所发动的鸦片战争,显然是一场罪恶的战争,落后的清朝无力抵抗。

此时只是十七世纪初,世界各国并未意识到大烟的危害。

英国人当然也没什么感觉,他们还为能和大明重新通商而高兴呢!

可他们怎么也没有意识到,大明正在把英国人在两百年后对华夏的罪恶行径,提前两个世纪强加在英国人头上。

……

现在整个亚洲范围,除印度和安南没有被大明统一外,其他地方全部变成大明领土。

大明子民,在这些地方绝对畅通无阻,各个方面待遇都有绝对优越。

以前那些西方杂毛在亚洲海面横行霸道,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他们进入亚洲海域,个个乖的难以想象。

华夏人到西方去经商都是高昂着头,没有任何国家敢欺凌大明子民,在他们眼中华夏人,都是高高在上。

朱慈烺穿越而来,六年左右,让大明版图不断扩大,本土各省之间,全部通火车。

当然不是各省有多少条铁路,而是各省都有一条铁路通车,并修建多条官道。

交通问题解决后,哪里发生动乱,附近兵力能够迅速到达,补给也能迅速到位。

在大明海外领土,比如东瀛和南洋,中南半岛等地,大明子民在这些领土犯错,甚至犯法,海外官员无权处置,只能送到大明本土审判。

当然,那种恶贯满盈,罪行累累的惯犯除外,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本地最高长官有权直接处死他们。

这里有个前提,无论哪里最高长官,都是朝廷派遣过来的官员任职,本地人只能担任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