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定王封地

俘虏们以为自己今日很难存活,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任凭明军处置。

他们真的不敢反抗了,就算大明不接受投降,最少也要落个全尸吧,不至于再次受折磨。

大明接受投降,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推上断头台的犯人,突然被无罪释放!

瞬间懵逼后,他们开始沸腾起来,急忙跪地磕头感谢:

“感谢天朝皇帝不杀之恩……”

看到麾下如此开心,几个头人也很高兴,他们知道自己赌对了。

五千降兵在头人指挥下迅速列阵,等待大明将军前来训话。

看到降兵列阵,阎应元带着麾下走过来。

当看到他们阵型,阎应元有些哭笑不得。

大明军兵列阵时整整齐齐,个个昂首挺胸,士气十足!

降兵虽然也在尽力列阵,但阵型乱七八糟,歪歪扭扭,一看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阎应元对麾下几个千总说道:

“刘武,教他们如何列阵,不配合者,杀无赦!”

一声令下,几个千总和把总,上前指挥俘虏列阵。

“将军有令,现在由我们几个负责训练你们,能够适应着生,无法适应者或者不想配合者,杀无赦!”

都站直身体,昂首挺立,后面人向前看齐,就像一根直线一样,如果发现有人无法做到,就地正法。

排不好阵型,会被就地正法,马打蓝降兵吓坏了,根本不敢有丝毫反抗心理,都乖乖按要求去做。

在生死存亡面前,每个人都会爆发出极大的潜力,这次终于站立的像个人样,很快列阵成功。

虽然阵型还有些歪歪扭扭,相比之前,已经很好了,至少像个火枪阵。

从他们列阵情况看,阎应元知道,他们从未如此训练过,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并未继续勉强他们。

阎应元上前,高声说道:

“记住,你们现在已经是明协军,明协军也算大明一份子,不再是那个没有纪律的马打蓝士兵,知道吗,回答本将军!”

降兵们急忙回答:

“将军放心,小的知道……”

阎应元再次高声叫道:

“本将军没有听清楚,再说一遍,知道吗?”

阎应元话音未落,降兵们立即高声回答,几乎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

“知道,请将军放心,愿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

阎应元满意点点头,又开始训话:

“现在开始,你们已经成为明军一员,也就是协作大明军队攻城略地的战士,原来的首领,依然是你们上司,大明会派督军进驻明协军负责监督和管理。

以后在此地,大明子民为一等公民,你们为二等公民,地位仅次于大明子民,远在土著和外国人之上。

你们的家人,只要真心归顺大明,以往未对明人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大明不再追究他们的过失。

以后你们表现的足够好,大明会给你们奖励,有银子,也有身份晋级,晋级一等公民。

记住,一切都要以大明利益为主,绝不可以做出任何危害大明的事情,不然全族陪葬。

今日开始,每天都要练习列阵射击,由明军教官指挥,大明会给你们发火器。

做好自身同时,也要严格约束你们家人,若贪污腐败对明人不利,或者妄想造反,个人会被杀,整支小队都会被诛连,务必相互监督。

怎么样?都能做到吗?回答本将军!”

相对于大明正轨军,阎应元对明协军的要求不算高,但非常严厉,搞不好全族人头落地,只要老实本分,不会有任何问题。

对这些死里逃生的马打蓝人来说,算是最好的结果。

不但保住性命,他们家人也得以保留,不会被连累。

当然,这些都是有前提的,他们必须保证自己和家人都效忠大明。

阎应元话音刚落,在几个头人带领下,马打蓝降兵立即齐声高呼:

“愿意,我们愿意遵守军规军纪,保证真心效忠大明,感谢大明皇帝,感谢将军不杀之恩……”

阎应元点点头,又把他们按明军编制,小旗由他们本人担任,但总旗到千总全部由普通明军担任。

一共五个千总,调一个明军把总,担任明协军游击将军,几个头人担任明协军副千总。

以后大明拿下的所有地区,降兵全部如此编制,为了安全起见,朱慈烺会把他们一些人,在所有殖民地相互调任混编。

也就是说,部分人会调往西北,北极,华沙,朝鲜,东瀛等等地区,那几地明协军也会调往南方。

如此一来,每支明协军人种皆不相同,有白人也有黑人,还有黄种人,这样他们无法拧成一股绳。

虽然这样会导致他们战斗力下降,但对大明来说并不重要,他们本来就是炮灰……

阎应元又传令,明协军休息一个时辰开始训练,为攻打马打蓝王都克尔塔做准备。

枪法不好没有关系,五千人手持燧发枪齐射,

只要枪口平端朝前,杀伤力会弥补所有不足,两天训练应该可以了……

安排好明协军,阎应元回城向圣上交旨。

他率领军队入城时,神武皇帝已经返回总督府。

阎应元催马赶往总督府,见到神武皇帝,躬身施礼:

“参见陛下,臣等全歼来犯的马打蓝军,并成功收降五千士兵。”

朱慈烺微笑点头:

“做的很好,大明功劳簿上又添新功,那些俘虏准备如何安排?”

“谢陛下,臣已经派督军进驻明协军,这两日训练他们射击,然后让他们带路去攻打马打蓝王都,希望陛下为他们配备武器。”

朱慈烺微微颔首,燧发枪虽然被明军主力淘汰,装备明协军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攻下巴达维亚时,缴获四千多支燧发枪,在尼德兰人库房又找到五千多支燧发枪。

“火器没有问题,缴获尼德兰人的燧发枪,可以装备给明协军,虽然不如大明火器,马打蓝降兵已经鸟枪换炮。”

见神武皇帝毫不犹豫为明协军装备火器,阎应元拱手谢恩:

“谢陛下,相信这些人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燧发枪比火神枪好用,明协军虽然没有用火器的经验,经过短暂训练应该能上战场。

俗话说,乱抢打死老师傅,燧发枪在手,明协军肯定比那些使用冷兵器的土著要强很多。

……

巴达维亚全歼偷袭的马打蓝军队,黄蜚和李寿廷已经平定万丹城,此刻开始,万丹华人占据绝对核心地位。

在万丹明协军的帮助,万丹城已经恢复如初,只是主人换成了大明。

一切安排妥当后,留下一个千总看守城池,李寿廷和黄蜚率军返回返回巴达维亚。

……

回到巴达维亚,黄蜚率领舰队驻守,朱成功亲自率领五十艘战舰,浩浩荡荡向苏门答腊岛挺进。

马打蓝王国海军弱小,他们是陆上强大国家,说他们是陆地上强大国家,主要看和谁比,比起大明王朝,他们如同蝼蚁一般。

进入苏门答腊岛,明军舰队轻松夺取马打蓝各个港口,随后开始对周边岛屿进行打击。

在大明战舰发射的实心弹和开花弹威慑下,周边大多数岛屿都快速打白旗投降。

以至于大明战舰所到之处,岛上小国立即投降,他们也没有办法,都害怕被大明灭族。

几乎不费一兵一卒,朱成功率领舰队轻松收复他们。

这些小国很识趣,万丹国都能轻松灭掉他们,灭掉万丹的大明天朝军队到来,他们肯定更加不敌。

大明海外兵团在拓展领土之时,皇明府收尾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朱慈烺任命李寿廷为皇明府总督,张超被任命为总督助理,暂时协助李寿廷管理大明这块海外领土。

以后这里会赐给定王朱慈烺做封地,朱慈炯没有管理经验,又对此人生地不熟。

朱慈炯到来后,张超回到朱慈炯身边做事,有他的协助,朱慈炯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农庄,果园,香料,胡椒,矿产等,现在都重新回到华人手中。

以后和西方做生意之人,不再是尼德兰人,而是大明定王千岁。

来往于南海和台海的外国商船,必须要向大明缴纳过路费,不然禁止在这些海域航行。

费用按商船大小来收,正常情况下,每艘商船上交的过路费在五十两银子左右。

朱慈烺还有一个宏伟的计划,未来把马六甲海峡收入囊中。

未来还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后世这几条繁华的黄金水道,每年过路费都是天文数字,还有海外殖民和通商贸易。

要知道,此时世界上大多数的商品都来自大明,当大明工业步入正轨后,大明商品将遍布全球。

欧洲国家此时连棉布都还不能生产,更不要说丝绸这种奢侈品。

大明率先启动工业革命,世界各地的金银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明,无论怎么挥霍,大明都不会再缺钱。

……

万丹城和皇明府外围城墙和炮台也在同步修建,重要港口还会修建棱堡,主要防御来自海上威胁。

如果有外国战舰攻击两地,棱堡和岸防炮会对他们迎头痛击。

……

作为东南亚国家,他们的粮食一年两熟或三熟,此时万丹和马打蓝农作物即将再次成熟。

万丹很多当地土豪被明协军满门抄斩,他们的庄稼都将进入大明粮仓,足够明军使用。

若大明再次遇到天灾绝收,三地的粮食会源源不断供应大明国内,内陆百姓再不会挨饿。

大明虽然占领万丹和雅加达,并不会像殖民者那样压迫当地土著,只要他们老老实实不闹事,他们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以后大明会分土地给他们,但需要交税,税率肯定远低于西方殖民者,但比大明本土要高。

神武皇帝计划在这里继续发展农场,农场工人主要由那些不听话的土著和投降士兵组成。

本地老实本分的土著,可以进

农场工作,农场给他们发工钱。

大明想要在这里长久统治,更准确说是殖民,必须让本地人吃饱饭,还要加大移民,这样利于逐渐汉化他们。

没有移民,就不能汉化本地人,大明不可能让本地人永远心向大明。

未来随着学校逐渐铺开,这里孩子必须要学习汉语,学习华夏历史,更要说汉话。

三代之内,必须让本地孩子只知道大明历史,只知道自己是大明的子民,彻底忘记他们是什么人。

……

第一排开枪!”

“砰砰砰……”

“第二排上前一步开枪!”

“第一排填装子弹!”

第二排蹲下装填弹药。”

“第三排开枪!”

“砰砰砰……”

射击训练场上,不停传来明军指挥官的指令和燧发枪击发的声音。

这不是大明正规部队训练,而是明协军射击训练。

这五千人的明协军,几乎都没有用过火器,燧发枪在手,个个心情都非常激动。

燧发枪比火神枪好用,只要举枪瞄准扣动扳机即可,没有火绳,也不需要人工点火。

刚开始训练时,明协军枪法真的很烂,毕竟是大规模齐射,不需要单个瞄准击杀。

只要枪法差不多,团体击发燧发枪,同样能造成对手重大伤亡。

阎应元麾下陆战队把总韩宇,乃是这披明协军的总指挥。

还有几十个老兵,在明协军担任千总和把总,他们负责明协军训练。

一天的射击训练结束,又抽调两千枪法好点的士兵出来单练。

这批人以后就是明协军的底牌,其他枪法不好的士兵,在打仗时基本都是炮灰。

两天训练,不可能让他们枪法有多大进步,阎应元本人也很清楚此事。

主要训练他们布阵,训练他们临阵不乱,没有指令,严禁胡乱开枪。

正常情况下,指挥官还没有下令开枪,看到敌人气势汹汹扑上来,没有经验的士兵,会惊慌失措胡乱开枪。

等敌人真正接近他们时,他们都还在手忙脚乱填装子弹,等待他们的将是死亡和溃败,此乃火枪兵的大忌。

这些明协军枪法很烂,可都很听话,训练也很认真,让韩宇感觉还算满意。

韩宇相信,经过几场战斗下来,肯定会有部分人战死,但也会有部分士兵逐渐变强。

两天训练结束,明协军阵型开始有些像模像样,虽然不能和大明正规军相比,至少比两天前有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