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见凡 作品

第169章:空城计并不存在

  啥?

  周瑜不是那样的?!

  那还能是个什么样的?!

  看着全场观众目瞪口呆的目光。

  孙昌平差点儿直接就笑抽过去了。

  看见了没?

  让你胡一统找个毛都没长齐的家伙上去讲三国?

  那是他能讲的了的么?

  这刚一开始就开始信口胡诌了!

  讲台上的林烨没理会台下众人的窃窃私语,自顾自的往下讲道:

  “在我看来,周瑜非但不是个小肚鸡肠之辈,反而是个非常忠诚而且极为英雄的人物,其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就被小霸王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正式开始建功立业,算是年少有为,而在同一年,他又跟与他同龄的主公孙策一同迎娶了当时最有名的美女大小乔。”

  “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周瑜这个人可以说是年少得志的典范,再加上他长得又很帅,所以,当时吴中称周瑜为周郎,孙策为孙郎,郎这个字,本意么,就是小伙子的意思,但是放到这里,则是表示称赞、赞许的意思,用今天咱们的话来说,意思就是孙帅哥,周帅哥。”

  噗!

  孙帅哥?

  周帅哥?!

  现场的大小王兄弟扑哧一笑。

  不少观众也忍俊不禁。

  林烨,你认真的吗?!

  用孙帅哥、周帅哥这种现代词语,去形容千年前的古人真的好么?!

  林烨将现场观众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道:

  “所以,大家可以想想,周瑜二十来岁,就已经官拜建威中郎将,还娶了江东地区屈指可数的大美女做自己的老婆,这种事业情场双得意的年轻人,他吃饱了闲的去嫉妒那些不如他的屌丝?那些屌丝嫉妒他倒还差不多。”

  美女?

  屌丝?!

  这种网络词汇都出来了!

  许多年轻观众会心一笑。

  一些老人则是摇头苦笑。

  林烨摇摇头,继续道:

  “事实上,周瑜在正史当中,气量还是很大的。”

  “西晋史学家陈寿曾经说周瑜,性度恢廓,跟他同一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都很高,其中,刘备曾经评价周瑜说他,气量颇大,蒋干则说他雅量高致,所以,说周瑜这个人小肚鸡肠,气量狭隘,无疑是极不负责也是极为荒谬的。”

  孙昌平刚刚在台上录制的时候,就说周瑜气量狭隘,嫉妒心极强。

  结果下一秒,林烨就引经据典的把他的观点反驳的一文不值。

  要说林烨这开场不是针对孙昌平来的。

  只怕场间没一个观众相信。

  不过对于林烨的说法,这些人倒还是保持着一个将信将疑的态度。

  没办法。

  实在是三国演义这本书,对很多人造成的影响,基本是根深蒂固的。

  想一场课就改变人们的固有认知,多少有点儿不太现实。

  孙昌平则是在台下听的直骂林烨胡说八道。

  跟在他身边儿俩同伴,同样是一副嗤之以鼻的态度。

  林烨没理会他们的眼神,目光环视场间一圈后,继续讲道:

  “我的这个观点,现场很多朋友或许不太认同,或者说完全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在猎奇。”

  “但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我这么说,绝对有自己的理由和佐证。”

  “首先,诸位需要搞明白的一点是,三国演义跟真正的三国正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演义并非正史。”

  “周瑜的形象为什么和我们所了解的他的荧屏形象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原因有三,因为三国的这一段历史,在不同的记载中,就已经诞生了几种不同的形象。”

  “第一是在正规的史书上所记载留书的形象,也是史学家一般认定的形象,我将其称之为历史形象,在这儿我要补充一点儿,历史形象,并非就一定是历史的真相,毕竟,相隔几千年,我也不敢确定,有没有人去篡改史书。”

  “第二种形象,我将其称之为文学形象,顾名思义就是其在一些文学著作种的人物形象。”

  “第三种则是民间传说里的形象,我称之为民间形象。”

  现场观众们若有所思。

  林烨耸耸肩膀:

  “有了这种三种形象作为先决条件,那么,我应该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理解的周瑜的形象会跟大家有这么大的差别了。

  “因为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并逐渐形成关于某个人固有的认知,然后逐渐形成印象,一旦这个影响潜移默化,逐渐根深蒂固,那之后想要再接受其他的形象,就完全没办法接受了,人们就会说,这个不对劲啊……这肯定是排错了。”

  “所以,以小见大,这也就是我们在看不同版本的三国时,经常会提一句,咦,这个周瑜,不对啊、不像啊……要我说,在座的各位,真周瑜是什么样子,谁敢说自己真见过啊?”

  “嘿嘿嘿嘿……”

  “哈哈哈哈……”

  现场观众们笑成一片。

  坐在控制台上的胡一统也忍俊不禁。

  这个林烨啊。

  还真是个人才!

  只有孙昌平。

  一张老脸气的通红,连呼吸都不顺畅了。

  可偏偏林烨这一通话说下来,句句在理。

  压根就没给他任何反驳的机会。

  舞台上。

  林烨清清嗓子。

  “所以,历史人物是有他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的,绝不是单纯荧屏和小说演义里展现给我们的那么简单。”

  “再举个例子,就说大家应该都很喜欢的三国人物,诸葛孔明,提起这位卧龙先生,我想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他的空城计,八卦阵,并由此佩服他卓越的军事天赋和惊人的胆魄与智慧。”

  台下的观众们纷纷点头附和。

  没办法。

  诸葛孔明在观众们的心里,威望还是相当之高的。

  空城计、八卦阵、七擒七纵……

  这些故事哪个不是脍炙人口,深入人心。

  可还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林烨把这位大能提出来干嘛。

  就听林烨一字一顿道:

  “我要说的是,这些内容,很多都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刻画和塑造出来的!”

  轰!

  此言一出。

  偌大的录播现场瞬间炸锅。

  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一脸骇然的看向舞台正中心的林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憾綪箼

  每次有颠覆人认知的观点出现,总是容易引起巨大的轰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