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福祥米铺

告别小六子,林锦文和赵四径直来到储阳镇的最大米铺--福祥米铺。

福祥米铺的小二看到林锦文,热情的迎接,

“林家舅爷来了,您稍等,俺去叫掌柜的!”

“嗯,去吧!”

林锦文摆摆手,等店小二走远,他顺势看向米铺粮食袋子里用木牌标注的价格,麦子每斗20元(法币),玉米每斗16元,高粱155元,荞麦17元。这价格比照以前,基本翻上一翻了!

(每斗125斤=10升,1升=125斤,一升麦子2元)

这个米铺是林锦文的二妹夫王有福开的,往年林家多余的粮食都会卖给福祥米铺,再由福祥米铺分散售出。

王有福听说自己的大舅哥来了,快速的跑出来迎接,

“大哥,您怎么有空过来了?”

“有福,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哈哈,无恙无恙,二哥最近也挺好的?”

“俺也挺好的!锦秋呢?在家呢吗?”

王有福伸出手掌侧翻,摆出邀请姿势,

“大哥,咱里面说话。”

林锦文和王有福从铺子后门走进内院,穿过内院回廊,又走过一段石板路,两人才走进王有福一家人所居住的正房。而赵四则自动留在院子里等候。

“大哥请上座!”

看到屋里没人,林锦文又一次问道:

“锦秋和孩子呢?没在家吗?”

王有福一边拿出水壶给林锦文沏茶倒水,一边说道:

“锦秋和孩子回俺们乡下的老家了。”

林锦文皱眉:

“他们回乡去收麦了?”

王有福把茶倒好,回身把正房的房门关上,才返回来说道:

“大哥,实不相瞒,现在镇子里不太平,俺让锦秋和孩子们回去躲躲。”

“哦?怎么回事?”

“哎!还不是今年旱灾闹的。往年这会儿麦收时节,粮价都能稍微降下来一些,可今年倒好,粮价不降反升。镇里的人家都快买不起粮了。这不,就有些人开始闹事了。俺担心有些人不走正道,再伤到锦秋和孩子,就让他们回乡避一阵子。”

林锦文皱眉,

“真有那么严重?”

“嗨,何止严重啊,那是非常的严重。对了大哥,今年家里能有余粮出售吗?”

林锦文摇头,

“没有,俺算着今年收上来的粮食,除了交税的,也就勉强混个够吃。”

林锦文的答案,让王有福失望不已。自家大舅哥可是他店里粮食的主要进货渠道来源,可以说,他这个铺子,有一小半都是靠大舅哥家给支撑起来的。

现在他这里也没有粮,那他的店铺不就真的完了吗?

想了想,他试探的问道:

“那家里的佃农呢?他们能不能交上来一些?”

“这个不好说,俺算过,他们平均一亩地也就收上来两斗多点。如果今年粮税能有些减免,说不准他们还能交上来一些。如果不减……”

林锦文摇摇头,才继续说道:

“说不准俺只能收上来一堆白条。你这里俺恐怕就无能为力了。”

听到这话,王有福先看看被关严的屋门,才凑近林锦文低声道:

“大哥,俺这边供不供都没事,如果有可能,你尽量多存点粮食吧,你得留够家里人吃的。这几天粮食价格飞涨,一天一个价。俺判断,这粮价到秋粮下来之前降不下来了。”

林锦文点头,

“这粮价从民国成立以来,就没降过。但像现在这样,正当春收时节,价格不降反涨的……,不是啥好兆头啊!”

“可不是嘛,俺那粮食袋子里的木牌牌,从一个月前开始,基本每天都在变,一天一个价。”

“粮食涨价你不是赚了?听你这语气怎么不咋高兴的样子?”

“嗨,大哥,不瞒你说,俺这粮食铺子就要开不下去了。”

“哦,这话怎么讲?”

“今年粮食欠收,俺收不上来新粮。官府又死命收税,还规定每天最少出售多少斤粮食。另一面市民每天都来抢粮,俺那点库存顶不了几天的。”

停顿了一瞬,王有福继续说道:

“如果一直收不上新粮来,俺估计俺这粮食铺子用不了多久就得关门了。”

林锦文默默计算家里的粮食,今年这个年头,他还真不准备往外卖粮了。所以米铺这边他也无能为力。

“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还能有啥打算,和你学,回老家种地呗。好在做了这些年的买卖,俺在乡下也买下了三十多亩地,还存下了一些家底,放心吧,饿不着锦秋和孩子。”

听到王有福的话,林锦文在心中默默点头,大家都不傻,这年头多给自己留条后路是对的。

“也行,种地有啥不懂的来问俺。俺种了这些年的地,也略有些心得,可以传授给你一二。”

王有福站起身给林锦文作揖致谢,

“那俺先在这里谢谢大哥了!”

“客气客气,你多礼了!”

说完这话,两人都笑了。

笑过之后,林锦文又一次老生常谈,

“有福啊,好好对俺那妹子,俺妹子没啥心眼,平时你多让着她点。这过日子,夫妻和和气气的才能把日子过红火。”

王有福抹汗,今天聊天聊了这么久没提这事,他还以为就这么过去了呢。谁知道这大舅哥还是提了。就自家那婆娘,心眼子多的和筛子似的,还没心眼?

“大哥,你放心吧,那是俺媳妇,俺能不对她好吗?

俺家钱归她管,孩子归她管,俺也归她管,俺就是负责在外面给他们娘几个赚钱的长工。你说这样还不行?”

林锦文……“咳咳,这是你们的家事,俺不便于过多掺和。”

王有福继续抹汗,现在又不便于过多掺和了?自己这大舅哥成是不讲理了。可谁让人家是大舅哥呢?认着吧!

看到王有福抹汗,林锦文也有些心虚,这做买卖的人歪心眼子多,他就怕王有福走上歪路,所以每次都忍不住好心的多叮嘱几句。

“咳咳,妹夫啊,俺向你打听一件事。”

“啥事?大哥你说,俺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林锦文摆摆手,

“没那么严重,咱们就是随便唠唠。你长期在外面走动,见的世面多,你说今年的税收能有所减免吗?”

王有福沉默片刻,才说道:

“应该会吧,但俺估计有也不会太多。大哥,你不要把这事看的过于乐观。现在啥都没有粮食实在,你要是有能力就多存点粮吧!”

林锦文点头,对王有福抱拳致谢,

“谢妹夫指点了。对了,你这边呢?留够家里人吃用的粮食没?”

“大哥,这点你放心,俺还没傻到透心的地步,把家里的粮食全卖了。”

“听你这话俺就放心了。行了,今天就聊到这,俺得回了。回头让锦秋带着孩子回娘家住几天去。你大嫂和孩子们都挺想他们的。”

王有福眼带问号的看向林锦文,大舅哥这次是认真的吗?俺媳妇和孩子都回去,他不心疼粮食了?

不管了,不论真假,这事儿在他这都是真的了,

“哎,中,等过两天俺就送他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