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似曾相识
陈文琴的电话进来的时候,欧小野正在开车。
今天是带学生去捷达报到的日子。因为位置偏僻,地方陌生,她一路开得谨慎。担心分神错过路口,看到婆婆来电没犹豫就先挂断。
学校的传统,实习的事让老师一手包办,就连报到,也由指导老师带过去。
捷达华南区智慧物流基地占地面积大,海城中心地段没有那么大的场地,当时选址时只能往郊区选。
欧小野家距离捷达三十多公里远,隔了一个区。没办法接上所有学生,索性提前告诉大家地址,交代大家在捷达门口集合。
好些学生得知自己要去的是捷达,兴奋不已,自然也早早到达。欧小野掐着时间来,却是最后一个到。等待她停好车,一行人才浩浩荡荡走进去。
捷达智慧物流基地在全国只有四个。华北大区设在都城,华中大区设在乌城,这两个目前已经趋向成熟。华南区基地,是海城去年重点引进项目,去年选址后加速建设,今年初刚投入使用。还有一个是西北大区,正在建设中。
能够引进捷达智慧物流基地落地,海城市花了不少心血去做招引和服务。
这几年海城刚完成换届,新班子干劲足,提出一把手抓“招商引资”的目标要求,按照项目体量分级落到各级一把手负责。
项目亩产值有多少,能为地方提供多少就业岗位,都没在欧小野关心范围内,即便海城一把手站在面前介绍这个项目有多牛掰,她也没啥感觉。
小老百姓关心的永远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正如此刻,她只关心学生能否适应企业氛围环境,真正学到东西。
当然,贪心一点地想,还希望以后带的学生能多点来这边实习。
顺着步道往前走,学生们一路兴奋不减。气派的大楼,超高的绿化,分区的环境,齐全的配备,连一路走过来的步道两侧歇脚的座椅也都建造了遮阳棚,小细节里尽显人文关怀。
欧小野一出山门就当了教书匠,工作单位的条件跟这里一对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走出园区就可以满足工作、生活、娱乐的全部需求,学生们看得眼花缭乱,一路叽叽喳喳一轮不停。
别说他们没见识过,大胆点判断,他们的师兄师姐们,也不可能见识过,更别说在里面实习了。
欧小野一路听着学生们各种彩虹屁,愈发感叹杨升的神仙能力。只是相比学生的咋咋呼呼,她显得非常沉稳。
同样是没见识,年纪上去了就是不一样。欧小野看着学生,恍若看到学生时代的自己。
到达目的楼层,中年人事主管在会议室接待了他们。
报到第一天,人事主管把岗位职责要求和企业管理规章跟他们讲清楚。
虽然过后到一线岗位还要说一遍,但是对着指导老师讲明,也能让对方也明确各自的责任所在,学生来到这边,企业有责任,作为指导老师也有责任,别妄想把人带到就当甩手掌柜。
况且,中职学生年龄还小,把责任说清更有必要。欧小野明白他们的顾虑,也不怪对方说得直白。这是大企业锻炼出来的缜密思维,时时刻刻以企业利益为主。
跟人事主管对接好,欧小野把学生留在捷达就只身离开。
距离停车位置有一段距离,欧小野走出大楼原路返回。没有学生叽叽喳喳在旁闹着,一段路竟走了好久。
来时日光初照,地表的温度还不太高。现在已接近正午,人在大太阳底下走着,火辣辣的热环绕四周,欧小野没一会就感觉有些虚脱难受,脸上的密汗早把防晒层溶解得差不多。
头顶毫无遮挡,晒得难受时,她只得把背包举到头上,抵挡毒日的直接照射。
笨拙的动作,越走越艰难。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感觉像是经历了个把小时。
魏泽西早上有事突然出去,完美错开欧小野带学生报道的时间。
人事主管之前已经把学生报道的时间反馈给他。人精如她,上司交办的事务,及时反馈进度是基本素质,何况这件事还夹杂着私人关系。
害怕魏泽西忘了她的用心,昨天又把学生今天要来的情况跟魏泽西汇报了,就只差把邀功俩字写到脸上。
魏泽西忙完回来已是中午。车子开进园区时,远远就看到左侧步道有个女人拿着包挡在头顶遮阳,步伐极缓地往出口走。
人影很小,他完全看不清轮廓,只觉得动作似曾相识,如同以前读书时,每次下雨没带雨具,就会把书包举到头上再冒雨前行。好像那一块小小的位置,就能保证头连着脸都不被淋湿一样。而往往到家,从头到脚就没一处干的。
似是勾起什么回忆,魏泽西想着想着就笑了。到底遮阳还是聚热,只有背包底下的人最有体会。想必此时,遮挡在下面的脸也是大汗淋漓。
他侧头往那边多看了一眼,这一下,不由得让他蹙紧了眉。
这么热的天,车内开着空调尚且都显示29度,更别说还在大太阳底下走着的了。
他不明白欧小野怎么会走着过来,心思百转千回间,动作比脑子快了一步打左掉头,快速驶向慢慢移动的身影。
正午的园区虽然安静,但不时有车辆开过。速度带来的疾风卷起路旁的落叶,腾空打着转儿,留下簌簌的声响。
暑气太重,欧小野完全沉醉在自己的赶路中,完全没注意路道旁停下来的车子。
魏泽西其实跟了一小段距离,每次停下准备摇窗招呼,对方又往前迈了好几步。
这个心大的女人,对周围完全环境完全没有察觉,就连他跟了很久,也不知道。
魏泽西想要追上她的步伐,无奈下车。
车外的温度轰得他难受,车里车外完全是两个世界,等到他双脚踏到水泥地上,轻微呼吸都是热辣辣的。
他不知道前面这个女人,怎么能坚持走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