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下海

“你的意思呢?”

  杜若看着手里还拿着玫瑰花的一一道:“我的意思是你如果年初比较忙的话,就让一一留在帝都。”

  “可以。”

  谢岚山答应的很干脆,“这段时间集团的事情比较忙,我等三月份去帝都接一一。”

  杜若点头,“可以。”

  回到家,将一一和阿生哄睡后,杜若看着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自己抱上床的谢岚山,抵住他的胸膛,看着他。

  “我们,要不要再要一个孩子?”

  谢岚山挑眉,起身依靠在床上,掐着杜若的腰将她抱到自己的身上,让她近距离地看着自己。

  “之前不是说不生了吗?”

  杜若沉默,之前是说不生了,只是从上一次谢岚山提出的养子事件后,她就觉得,是不是再要一个孩子会比较妥当。

  她承认,自己带了一些古人思维。

  谢岚山见自己的小媳妇儿垂眸沉默,说道:“是因为我吗?”

  “不全都是因为你。”杜若闷声道。

  谢岚山看着杜若,说道:“我之前说想要认养儿子的目的,不是觉得我们俩没有儿子。”

  “是因为养子是固权的一种手段。”起码在他的记忆中,很多大佬就算自己有不少孩子,还是会收养孩子。

  利用养子比亲子更没有心理负担,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相互获取所需。

  且孩子从小养起,这样比较有感情,也最不容易背叛。

  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从小洗脑要忠诚。

  “其实如果要收养,年纪这么小的孩子对我没有意义,但是对一一意义非凡。”

  谢岚山认真的看着杜若,道:“但是你不喜欢,那我们就不用这种方式,就用你说的资助。”

  “只是我对一一的教育可能要改一下。”

  没什么事情比言传身教,亲力亲为更有效。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变成一头小绵羊。

  “如果你还想再要孩子的话,我们可以晚些年再要。”

  杜若听到这话有些羞恼地捶了一下谢岚山的胸膛。

  他这话说的好像自己很饥渴似的。

  “孩子难道是我自己的吗?”

  谢岚山大掌攥着杜若的手道:“当然是我们两个人的。”

  “只是我想一一大一点,最好在她十岁,或者八岁的时候再要另一个。”

  “我不想让另外一个孩子挡了一一的路。”

  其他人谢岚山不知道,在他这里,爱就是有限的。

  一一对他来说是不一样的,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他未来的继承人,他必将会把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她的身上。

  即便之后会有其他的孩子,谢岚山只能保证自己会尽一个父亲的义务。

  会爱另一个孩子,但绝对不会超过一一。

  手心手背的肉,总是会厚此薄彼。

  杜若深呼吸了一口气,她从谢岚山的身上下来,躺在他的怀中。

  “那就顺其自然吧。”

  可能说出来有些自私,杜若也是想着如果有另外一个孩子的话,起码一母同胞可以跟一一守望相助。

  一一不会那么孤单。

  但是……

  这确实对另外一个孩子不公平,所以,顺其自然吧,反正谢岚山结扎了。

  杜若是在正月十五那天带着孩子们回了帝都。

  谢岚山则是留在了港城。

  杜若从机场出来的时候,是薛连江带着他女朋友一起过来的。

  说实话,杜若有点惊讶。

  薛连江的女朋友很热情,见了杜若热情的叫嫂子,对阿生也态度不错。

  “嫂子,你感觉晓云怎么样?”

  薛连江笑着看向前面正拉着阿生的小手,说说笑笑的李晓云对杜若道。

  “她是你的女朋友,你怎么反过来问我好不好?”

  薛连江抱着一一不太好意思地说道:“你也知道,我看人不行。”

  上一次女朋友算是自由恋爱的,两人都是奔着结婚去,可是却在结婚前闹翻了。

  现在这个女朋友是被人介绍的,虽然说家庭条件是不怎么好,但是晓云温柔大方,善解人意,就算知道自己有一个养子也从来没有说过什么。

  甚至还主动询问阿生的情况,主动给阿生买东西。

  他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女人。

  “那就慢慢看,凡事慢慢来,时间会告诉你,你的心也会告诉你。”

  杜若不会随便去评价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

  “与其问别人,不如问自己。”

  “以后可能要和她生活在一起的是你不是吗?”

  薛连江点头,“今晚我准备带她回家吃饭。”

  “也好。”

  薛连江把杜若和一一送到桃花源后,直接带着阿生和自己的女朋友离开。

  杜若刚推开家门,就闻到了一阵饭菜的香味。

  “师母!”

  段太太从厨房里笑着探出头来,“我猜着你和一一就要回来了。”

  “咱们中午简单吃点,晚上我给你炸元宵吃。”

  “好!”

  晚上的晚餐只有杜若和段教授夫妻两个外加一一小朋友。

  段教授夫妻两人在大年初七之后就搬回到了桃花源。

  桃花源虽然没有段教授相处了多年的邻居,却有不少大学的老师教授,其中还有段教授的同事。

  段太太也在桃花源找到了几个老姐妹,寻常的时候一起聊孩子遛娃。

  段太太甚至还跟着学会了唱歌。

  以往在大杂院那边,因为太过于知根知底,虽然寻常也会跟邻居说些八卦,但总是时不时就聊到过去。

  所以段太太后来并不喜欢凑堆。

  倒是现在换了一个新环境,段太太的心情明显好了不少。

  倒是段教授……

  吃完晚饭,段太太带着一一下楼散步,杜若看着今天情绪好像有些不太好的段教授问道:“师父,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段教授坐在茶桌旁,一边煮茶,一边摇头道:“没什么?”

  杜若将自己从港城带来的糕点摆出来,就在她以为段教授不会说的时候,他突然又道:“小若。”

  “嗯。”

  “你毕业了想做什么?”

  “医生。”

  段教授抬头看向杜若问道:“你觉得现在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的是什么心理?”

  段教授这句话一说,杜若就知道他是在为什么发愁了。

  “可能是为了抓住改革的这阵春风吧。”

  杜若虽然对经商了解不多,但是这段时间和谢岚山的相处中,也能看到在鹏城的时候,官方对商人的支持以及各种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

  这说明,对于经商,这个年代和自己那个年代抑商不一样,这个年代的官方是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