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澜皓月 作品

第183章 第 183 章

到县城上了车, 赵穆把挑着的两个箩筐挂到了雨刮器下头。


挂的空箩筐,有东西司机不给挂的。挑的行李还有鸡,他爬到车顶上绑严实了。


到县城或者去市里的车就经常有箩筐这么挂着,前后都有人挂着。


去成都还挺少见。


谢师傅要不是看到人是跟着楚锦程一起来的, 肯定直接不让挂。


之前楚锦程打电话托他留了四个好位置的车票。


他忍不住问道:“这谁啊?”


楚锦程散了一根烟给他, “程澜的姐姐、姐夫, 上去给她打工。她又开了一间, 哦不,两间录像厅。”


谢师傅朝程岩看了看,“不是亲的,亲叔伯的吧?”


这长得也不是太像。


跟程澜比, 一个看着像城里的大小姐, 一个就是村姑。


“嗯,隔房的。”


既然是程澜的姐姐、姐夫, 谢师傅就没说什么了。


前阵子他托程澜给弄了两双军用皮鞋给家里老爹、老丈人过冬穿。


二老的脚冬天要长冻疮。


他不认得别的人是军区的,试着给她打了个电话。


程澜二话没说问了大概的尺码就给他弄来了,约了时间让他去军区门口取。


这穿着暖和, 外头卖的贵, 质量还不如这个。


所以能托人情买到他也很感激的。


等程岩他们晃悠了一天抵达, 楚锦程又领着他们坐公交车去录像厅那边。


程昕在做饭, 隔壁那两口子在给她打下手。


他们如今听招呼得很!一是端了程澜的饭碗,二就是图跟程昕学手艺。


他们是眼睁睁看着和他们分租铺面那家做垮的。


这么好的地段都做不起走,硬是被人靠手艺挤垮了。


这学了手艺,将来就算不给程澜干活了,自己也还能用上的。


做饭是在程澜后来租的门面做。这儿是全属于程澜的, 用起来更方便。


那边毕竟还有一半是秦柳的。


如果自己没地方跟她说一声自然也行, 但既然有自己的地方就不用了。


今天是特地给程岩他们接风的, 顺便也请如今所有的员工一起吃一顿。


除了吴涵和做饭那两口子,还有三个退伍兵放映员,新请的这个叫孔明宇。


这两天没事,就在跟着打杂、顺道学习怎么放录像。


那新彩电要后天才到成都呢。


赵穆用箩筐挑着行李,程岩提着几个尼龙口袋牵着儿子跟着拉行李箱、穿风衣的楚锦程走过来,对比十分的鲜明。


尤其他们提的鸡应该是拉了几泡在尼龙口袋里。


路过的一些人闻到味儿就皱眉。


程澜道:“岩姐、姐夫,小乾,到了啊。先把东西放下洗把脸。嗯,先放到那边厨房吧。


有人在和她说话,她就给指了下隔壁厨房的位置。


程岩和赵穆应了一声,把东西拿过去。


一路走过来都被人避着、用嫌弃的眼光看着,他俩有些拘谨。


听到程澜依旧热情的招呼,真是一下子就感觉见到亲人了。


程澜自然留了楚锦程一起吃晚饭。


他点点头,自己找地方坐下。


程昕也拿着锅铲从厨房出来,“到了啊。先放东西,洗手准备吃饭。我锅里还忙,就不招呼你们了。杳杳,来跟姨妈、姨父打个招呼,带表弟去洗手。”


她没有理会看向自己的楚锦程,只当他不存在。


程岩和赵穆喊了声‘昕姐’,又教赵乾喊‘姨妈’、‘小姨’。


程杳本来在楼上秦柳家写作业,这下边放着录像太吵了。


不过秦柳家就在二楼。所以程昕扬声一喊她就听到,收拾了书包背着下来了。


她穿着毛线裙、小靴子,白白嫩嫩的。


走过来程岩一时都没把她认出来。


直到她喊‘姨妈’、‘姨父’、‘表弟’,他们才把她认出来。


程澜如今也时髦又洋气,但她毕竟是回去过的。


而程昕在做饭穿得比较朴素。


可程杳是真的去年离开村里就没回去过了。这都整整一年半了!


程岩道:“杳杳,你变化好大啊。看着就是个城里孩子了。”


程杳笑笑,“姨妈,你们很快也会有变化的。跟我来吧——”


大厅在放录像,那个房间如今归朱、马两位叔叔住着。


也只有那边这会儿没使用的厨房有地方了,不然就得挑着上楼去。


先歇口气再说吧。


程杳领着他们在水龙头那里洗了把脸,然后又给他们抬凳子、倒开水。


赵乾很少回程家村,而且又比她小三岁,没欺负过她。


不过,以前那些人的面孔如今在她记忆里也有些模糊了。


小姨跟她说的,一切要向前看。她好好读书,会有很光明的未来的。


在餐馆抬了两张长方桌摆到门口并到一起,一共十三个人就够坐了。


这里头排除两个孩子、程昕、楚锦程,所以程澜这都有八个员工了。


她要是干个体,这都达到雇人的上限了。


还好,程岩和吴涵目前是挂靠在小卖部的。录像厅这边请八个人的名额用不完。


程昕做了好几个硬菜。毕竟男士都有五位,做少了不够吃。


菜都是装的两盘,桌子大了,一盘不好夹。这又不是能转动的那种圆桌。


看录像的人一般也不会在他们吃晚饭的时候喊这喊那的。


基本可以安心吃饭。


程澜让开了几瓶汽水,“大家互相认识一下,目前咱们一共就这么多人。”


她都给做了个介绍,录像厅四人、餐馆两人、小卖部两人。


“来,大家吃好、喝好。都不要客气,放开了吃!”


“谢谢老板!”大家举着汽水碰杯。


程澜笑道:“其实我还是个假老板。”


她这算是开公司了,还不只一个经营方向。不过,还没办营业执照呢。


嗯,税务部门已经来过了,要收录像厅的税。


这该交就交。回头再让昕姐去工商局那里办执照好了。


马成军道:“没事,准时发工资就是好老板。”


给个体户干确实没有进国家和集体的厂矿踏实。


而且还有人说他们被客人呼来喝去的,丢脸得很。


但厂矿接收不了那么多人啊。


在这里好歹一个月能有七八十到手呢,又包吃包住的。


虽然住这里有点吵,毕竟那些进货的四点就开始抢货了。


他们凌晨也是开到三点,然后收拾干净场地再睡下。


但是适应了还好,当过兵的人能吃苦。


至于说养老没保障,那就从现在开始存钱吧。


一个月存六十,一年能存七百二。都够在乡下修七八间大瓦房了。


进了厂矿的老战友,一个月才四十多块。


再怎么省吃俭用也只存得了三十吧。


至于说徐雷运输公司的司机能拿到两百一个月,那多辛苦啊。


一趟一趟的长途、夜车。


那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而且哪怕是退伍兵开着淘汰的军车,也可能遇上亡命之徒的。


相比起来他们这个活儿很轻松了。


放着录像,中途顶多给人拿包瓜子、开开汽水。


维持一下秩序,譬如不让抽烟、调解矛盾之类的。


等散场再打扫卫生。


就是时间比较长,从下午四点要到凌晨三点。


但是可以分成两个班次,只要最忙的七点半到十点半的场子是同时两个人看就行。


嗯,等后天第二个录像厅开起来,时间可能还要长些。


老板的意思,他们四个人就轮着来。


养老的事下一步再说。存够钱的话,老了也不会没饭吃。


关键还是得有钱。


至于说个体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垮了,现在录像厅这个红火的劲头,不可能!


所以,1号准时发上月工资的程澜在他们眼底就是好老板。


程岩他们坐了一天车,原本胃口不大好。


但程昕做菜确实有一套。他们一坐下闻到香味,嘴巴里就开始分泌有味道的唾液了。


程昕和秦柳都是自己琢磨的。这一年多两人又买了菜谱学着做,水平还是在逐步提高的。


饭菜好吃,楚锦程和程家的几个人不消说,其他员工也都放开吃了起来。


除了孔明宇,朱航等人都给程澜干了一个多月了。


就连做饭的两口子在隔壁冷眼旁观,也知道程澜这个老板为人大气。


他们愿意给她打工,也是觉得她待得人。


所以他们也都没客气。


最后八菜一汤吃了个干干净净。


做饭的两口子道:“程昕,你们还要安顿人,我们负责收拾就好了。”


程昕本来就是帮忙的。他们之前只是打杂没干什么,这会儿肯定是主动把这分内事张罗起来。


不过这杯盘碗碟是真不少,所以三个放映员也在帮着把东西拿去厨房。


程澜点头,“行,岩姐、姐夫、小乾,拿上行李上楼。你们烧热水来洗吧。”


还是在林家直接水龙头打开就是热水最好,冲着洗很省事。


程澜帮忙拿了一个装得满满当当的尼龙口袋,程杳和程昕也都搭把手帮着拿东西。


楚锦程看看今晚始终当他不存在的程昕心头暗暗叹口气,“程澜,那我就先回去了。”


“好!路上小心。”


程澜她们带着程岩一家三口上楼。她租的办公室在三楼,一套房子大概60平米。


“啊,这么好的房子啊?”推开房程岩脱口道。


在她眼里这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啊。


电话虽然不是程澜的,但是可以在二楼打公用电话啊。


刚才小地主已经打了一个回程家村,报了平安。


他们就不用再打了。反正赵穆他们村还没有安电话,明天她爸妈会捎个话过去。


不用点煤油灯,拉线一拉日光灯就亮了。比煤油灯亮得多,还不伤眼睛。


程家村已经通电和电灯了,在十里八村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嘛。


但程岩嫁去的那个村暂时还没有。


而且楼上也是水龙头一开就有水,不用费劲巴拉的去挑水了。


屋里两张床并排着,床单雪白、雪白的。


程岩和赵穆这回直接把带来的行李等就放到了厨房。


程澜笑,“别美了,只是暂时给你们落脚的。一天一块钱的租金。所以,熟悉了赶紧自己找屋子搬出去。外头的三天才一块钱呢。姐夫明天不用上班,下午跟着昕姐去找房子吧。”


赵穆点头,“哎,好的。”


这么好的房子,哪好意思白住啊?


程澜会叫这个堂姐夫来,也是因为知道他老实巴交、踏实肯干。不是那号偷奸耍滑的人。


她可不是会给自己添麻烦的那种人。


开始说等他们搬走了,把这里的床铺收起来当库房。


后来想想,她要堆放的东西不多。就是要放,也不用收铺。


干脆这里给放映员睡好了。这样休息得好些,不然神经一天到晚都绷着。


录像厅放一个放映员值夜班守着录像机、电视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