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张岳的绝招
“我们不是来闹事的,希望能见一下你们负责人,把事情说清楚,相信你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大。”
保安狐疑地打量着两人,犹豫片刻后,拿起对讲机请示了一番,才不情不愿地放他们进去。
在保安的带领下,张岳和詹蓉蓉来到了化工厂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一个大腹便便、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正翘着二郎腿,悠闲地抽着雪茄。
见到张岳他们进来,他眉头一皱,不耐烦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找我有什么事?”
张岳笑道:“您好,我是詹蓉蓉的姐夫张岳,这位就是渔场的主人詹蓉蓉。
我们渔场的鱼大批量死亡,经过检测,是因为贵厂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超标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
所以我希望贵厂能承担相应责任,赔偿我们的损失。”
说着,张岳将检测报告和排污视频拿出来,放在办公桌上。
中年男人扫了一眼检测报告和视频,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嗤笑道:
“就凭这些东西,就想让我们化工厂赔偿?笑话!
谁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你们伪造的?
再说了,就算是我们排的污水,怎么就能证明是我们的污水导致你们鱼死了?”
詹蓉蓉怒火中烧,大声说道:“你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我们渔场和你们化工厂离得这么近,你们排污半个月后,我的鱼就开始出事,这还不够明显吗?”
中年男人一拍桌子,站起来吼道:“小姑娘,说话注意点,别在这里血口喷人!我看你们就是想趁机敲诈一笔!”
张岳依旧保持冷静,他道:“我们不是来敲诈的,而是希望得到合理的赔偿。
如果贵厂不愿意协商解决,那我们只能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中年男人冷笑一声:“法律途径?随便你们!我在这一片混了这么久,还怕你们这点小把戏?
赶紧给我滚,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说完,他一挥手,几个保安立刻冲了进来。
张岳和詹蓉蓉被保安“请”出了化工厂。
詹蓉蓉委屈地哭了起来:“姐夫,怎么办?他们根本不讲道理!”
张岳眼神坚定地安慰道:“别怕,既然他们不配合,那我们就按说的做,走法律程序。
我联系了几个靠谱的律师,他们会帮我们处理好这件事的。”
一天后。
张岳和詹苏苏、詹蓉蓉坐在办公室内,对面,两名西装革履的律师正襟危坐。
张岳笑道:“关于这件案子,你们已经了解过了,感觉怎么样?”
两名律师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道:“张先生,事情恐怕不太好办。”
张岳眉头一皱:“不好办?为什么?”
律师扶扶眼镜,神色凝重道:“这家化工厂在当地经营多年,背后牵扯多方利益。
他们已聘请顶尖律师团队,不仅质疑证据合法性,还准备反诉咱们诬告。
更棘手的是,当地环保部门曾因企业纳税大户身份,对排污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一名律师也点点头:“没错,所以我们的胜算不大,最多只有30。”
此话一出,现场气氛瞬间低沉下来。
詹蓉蓉攥着纸巾的手指关节发白,她愤怒道:“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那些鱼可是我全部的心血。”
詹苏苏目光柔和的看向张岳:“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张岳摩挲着下巴,沉思片刻后道:“既然证据链还有漏洞,我们就去找更确凿的证据。”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走进来。
张岳看到他后,忽然想起什么:“老周,你还记得渔场西南角的那个废弃排水渠吗?”
中年男子正是老周,他道:“你是说那个和化工厂排污管道并行的暗渠?”
“没错,”张岳眼睛一亮,“既然化工厂排污口的视频证据不够充分,我们还可以从这条暗渠入手。
他们排污这么多年,暗渠里肯定有长期沉积的污染物,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排污证据。”
说干就干,当天深夜,张岳带着老周和两名渔场的年轻员工,趁着夜色潜入暗渠。
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恶臭,手电筒的光束在漆黑的渠壁上晃动。
突然,老周踢到一个硬物,弯腰捡起一看,是个贴着化工厂标签的塑料桶,里面还残留着墨绿色的粘稠液体。
“找到了!”张岳笑道,“把这个桶和渠底的污泥样本都带回去检测,这绝对是关键证据。”当然,詹苏苏也没闲着。
她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上了在省电视台的记者李晓峰。
李晓峰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无比兴奋道:“詹经理,你说的真的?
这种黑心企业必须曝光!我马上安排暗访组去调查。”
沙家湾。
一个老农正在地里忙活。
这时,一辆面包车听在路边,接着走下来四个人。
“老伯你好!”其中一个年轻人立刻开口打招呼。
老农一愣:“你有事?”
对方连忙道:“老伯,我是省电视台的记者李晓峰。
这次来主要是想想你打听一下附近那家化工厂的情况的。”
老农看着他,忽然激动起来:“你真是省电视台的记者。”
李晓峰笑着点点头:“当然,前两天我就到举报,说这家化工厂不停向外排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老农立刻放下手中农具,拉着李晓峰的手说道:“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家化工厂太缺德了!
他们排的污水顺着沟渠流,不仅把下游的庄稼都祸害了,连村里的水井都被污染,现在我们都不敢喝井水了!”
说着,老人又痛惜道:“我家好几亩地的庄稼都死了,损失惨重啊!”
李晓峰一边安抚老农,一边示意同事用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切。
随后,暗访组又走访了周边几个村庄,收集到大量村民的证言和受污染的农田、水源的影像资料。
与此同时,张岳等人将从暗渠获取的塑料桶和污泥样本送到权威检测机构。
经过加急检测,报告显示桶内液体和污泥中的重金属及有毒化学物质含量严重超标,且成分与渔场死鱼体内检测出的污染物高度吻合。
拿到这份关键证据后,张岳立刻联系律师。
律师看到新证据,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张先生,这份证据至关重要,极大地增强了我们胜诉的把握!”
张岳大手一挥:“既然这样,咱们立刻起诉他们。”
两名律师点点头,直接向法院发起诉讼。
三天后,张岳收到法院的回复,关于这桩起诉案,将于一周后正是开庭。
转眼又过去七天,今天正是起诉案庭审的日子。
一大早,张岳、詹蓉蓉和两名律师就来到法院门口。
十分钟后,化工厂负责人王有德在一众西装革履的律师簇拥下走下车。
对方眼神轻蔑地瞥向张岳等人,嘴角挂着一抹嘲讽的笑,那模样仿佛早已胜券在握。
等对方进入法庭,张岳等人也跟着进去。
很快,庭审开始。
作为原告,张岳的律师将所有获取的关键证据呈上,然后陈述道:
“法官大人,我们有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证明从废弃排水渠获取的样本与渔场死鱼体内污染物高度吻合。
这足以说明化工厂排污与渔场损失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说完还播放了省电视台暗访组收集的视频资料。
画面中,那些农民声泪俱下地控诉化工厂排污对他们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被污染的农田和水源触目惊心。
原本胜券在握的王有德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没想到张岳居然能找到如此有力的证据。
他低声与身旁的律师嘀咕几句后,律师沉吟片刻,忽然神态自若的缓步走到法庭中央:
“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员,我认为对方所提交的证据存在严重瑕疵。
所谓的检测报告,既无法证明取样过程的规范性,也不能直接证明渔场死鱼与我方工厂排污存在必然联系。
至于视频资料,更是疑点重重,完全有可能是恶意剪辑伪造的。”
张岳的律师立刻起身反驳:“法官大人,我方提交的证据均来自权威机构,具有法律效力。
化工厂排污导致渔场损失的因果关系,从时间线和污染物成分上都能得到印证。”
然而,化工厂律师却早有准备。
他调出一份文件,语气坚定地说:“我方有证据表明,在所谓‘排污’期间,我厂环保设备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相关数据都记录在案。
反倒是原告方,存在恶意碰瓷的嫌疑。“庭审继续。
双方律师瞬间陷入激烈交锋。
张岳看着对方律师滔滔不绝,竟然将他们精心准备的证据一一拆解,心中忽然沉重起来。
一股大事不妙的感觉用上心头。
果然,当化工厂律师拿出一份由当地环保部门出具的“合规证明”时,他的眉头瞬间皱的更紧了。
“这不可能!”詹蓉蓉突然站起身来,声音异常愤怒,“他们明明在恶意排污,我们都看到了!”
“请原告保持冷静。”法官敲响法槌,目光扫过整个法庭,“被告方,请继续陈述。”
接下来,化工厂律师又抛出一连串证据:与第三方环保公司的合作协议、定期检测报告、周边企业的证人证言。
每一项证据都看似无懈可击,瞬间将张岳逼入绝境。
最后轮到张岳发言。
他站起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法官大人,我们虽然是小企业,但事实就是事实。
化工厂排污导致我们渔场损失惨重,这不是靠几份文件就能掩盖的。”
双方经过几个小时的辩论,法官宣布休庭。
再次开庭时,法庭内气氛凝重。
法官翻阅着厚厚的案卷,最终开口:“经审理,原告方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工厂排污与渔场损失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而被告方提供的证据充分、完整,具有法律效力。本庭宣判,原告败诉。”
听到法官的话,尽管早有预料,张岳还是觉得一阵无力。
他知道,这场官司自己输的并不是证据,而是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走出法庭,詹蓉蓉看着张岳,脸上全是委屈:“姐夫,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她万万没想到,张岳和自己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最后竟然输了。
张岳的表情同样不好看,他抬起头,看着灰黄的天空,长叹一口气道:“既然这样,我只能出绝招了。”
“绝招?”詹蓉蓉一愣,不太理解张岳的话。
张岳点点头:“没错,本来若非万不得已,我是不想用这招的。
但对方欺人太甚,我也是没办法。”
詹蓉蓉见他说的神秘,忍不住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张岳道:“很简单,在这次搜集证据的过成功,我发现他们排除的污水有很强的酸性。
经检验,里面是盐酸。
你要知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但因为污水里有一种特殊的盐,导致盐酸无法挥发。
咱们只需往里面加入氯化钡,就能把这种盐除去,到时盐酸就会蔓延开来,形成大片大片的酸雾。
你见过盐酸酸雾吗?”
詹蓉蓉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古怪:“盐酸酸雾?真的?”
“当然是真的。”
詹蓉蓉立刻竖起大拇指:“姐夫,你真厉害。”
她看张岳的眼神全是佩服。
这次官司失败,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化工厂拍出来的污水虽然有危害。
但危害不大,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可若是他们排除的污水突然飘起白雾,情况就严重了。
要知道盐酸酸雾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人只要接触,眼睛、鼻子、皮肤等身体的敏感不会都会发出强烈的刺痛。
到时根本不用张岳出手,光是附近居住的村民,就能让化工厂好看。
说做就做,当天晚上,一车氯化钡就被运过来。
张岳嘿嘿一笑,开这一辆电三轮,拉上十包就来到化工厂的排污口。
他拿起刀,将袋子割开,氯化钡瞬间被倒了进去。
然后是第二袋,第三袋……
很快,他带来的氯化钡全部加入排污口。
一团浓浓的白雾瞬间升起,很快就把张岳笼罩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