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一章 玄甲在此 活捉华虞

    “谁!?”

    此时,华雄一激动,伤口也是一颤,但是顾不上这样的疼痛,华雄也是相当震惊的开口紧急询问。

    “主公,他说他叫荀或。”

    这一刻,华雄的小心脏一个劲儿的扑通扑通的跳动,那可是荀令君啊,早就知道他和郭嘉在历史上就是朋友,郭嘉就是荀或推荐给曹操来接替戏志才的!

    想不到,这一次,竟然郭嘉招徕了荀或,因此,华雄高兴的牵着郭嘉的手说道:“奉孝,得到如此贤才,真的要感谢你啊,走,我们去安乐!”

    “子初,你的伤还没有好,不能骑马,师兄既然已经来了,何不让他到这里来见你昵?”

    “哎?奉孝,此言差矣,我常常思索如何招揽贤才,如今荀或先生千里而来,难道我还差这百里之距吗?啊?对了,奉孝,你说什么?荀或先生是你的师兄??”

    华雄也是相当疑惑的问道,因为这一点,连历史上都没有记载,真是没想到,这两个人竟然是师兄弟!来到了这汉末以后,还真的是处处刷新了华雄的历史认知啊!

    “不错,哈哈,子初,他是我的师兄,我六岁那年,与他一起授业于师尊赤山子,那年师兄十岁。”

    “奉孝,你的师父?又是何许人也?”

    “谁实话,我和师兄,也不知道师父是谁,只是知道他号赤山子,我与师兄授业于师尊一共六年,三年前,师父说我二人已经可以出山,便是给我们一人留下一部兵法之后,便是离开了。”

    “从那以后,我们也在也没有见过师傅他老人家,但是师傅曾预言,十五年后,我会与他再次相见。”

    闻言,华雄也是不由得感慨,这古代能人果然是多,能够教授出郭嘉、荀或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师傅赤山子,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昵?

    “前辈果然高人,看来,奉孝,你与文若兄,这经历,与我大汉当年的留侯张良的经历,也是相当的相似啊。”

    当年张良在下邳一带藏匿的时候,遇到了黄石公,后来黄石公认为张良孺子可教,于是便留给了他一部兵书,太公兵法,张良后来有谋圣的称号,自然也是与当年黄石公的传授分不开的。

    而后来,黄石公预言,十三年后,当张良路过济北国谷城山下的时候,那块黄石,就是他,等到十三年以后,张良果然在那里发现了一块黄石,由此,此事也被认为是相当的神异。

    因此,听到华雄如此说,郭嘉也是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留侯他老人家功盖千古,我可万万不敢与之相比,不过我师的确非凡,我所不及也。”

    “哈哈,奉孝也不必妄自菲薄,盖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令师尊也是希望你能向荀子所说的那样,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看好你!”

    “哈哈哈!”

    说着,华雄与郭嘉也是留下了龚都留守平谷县,因为岑述的重骑兵距离这里,已经不足五里地,等到岑述到来后,这里的安全,也就有着相当的保障了。

    而华雄自然是要亲自去安乐县,迎接荀或,因为,这也是他心目里的大汉当之无愧的荀令君!

    从平谷道安乐足足有着五百余里,就算是骑马再快,也要一天一夜的时间,但是华雄也是顾不得许多了,带着郭嘉以及奇士府的一些随从,便是连夜赶往了安乐县。

    就这样,第二天未时的时候,风尘仆仆的华雄与郭嘉,也是终于来到了安乐城下,郭嘉的身体本来就不好,之前便是狂奔了三天,而今又是狂奔了一天一夜,自然也是脸色难看,而华雄伤刚刚好,仗着祝融的灵药方才不至于伤口崩裂流血,可是此刻也是脸色相当的苍白,这两个人,一个病号一个伤员,为了见荀或,也是拼了。

    而此时,城墙上的守军,看到了华雄与郭嘉的时候,也是瞪大了眼睛,这主公与郭大人不是在平谷县吗?怎么睡一觉起来后,他们俩与几十个人,来到了这里了?!

    “快,打开城门,是主公与郭大人,快去禀报华辟将军!”

    就这样,不久后,华辟也是亲自过来,看着灰头土脸,又有些惨败的华雄与郭嘉,他虽然没有见过郭嘉,但是能够与华雄如此亲近的,自然是郭嘉了,于是,华辟也是开口说道:“主公,郭大人,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接到了你的消息,就赶过来了,公佑,荀或先生何在?”

    闻言,华辟也是一愣,随即便是说道:“主公,郭大人,我已经安排荀先生在管驿住下了。”

    “哈哈哈,公佑,你可是立下了大功了,快快,带我与奉孝去管驿见荀先生。”

    “诺。”

    华辟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此刻也是整的也是一头雾水,这主公与郭大人还真的是说来就来啊,于是他也是急忙带着华雄与郭嘉前往了荀或那里,而此时,荀或正在管驿内读书,他也是打算着明天动身前往平谷,去寻找郭嘉,正好拜见华雄。

    他刚这么想的时候,就听到亭台外部,一个嘹亮的声音传了过来道:“文若兄,文若兄!”

    荀或思忖,自己在这里并无熟识,怎么会有人知道他的字?而郭嘉显然不是这个声音啊?于是,荀或也是急忙放下了书,走了出去,恰好看到了赶来的华雄与郭嘉,此时两个人灰头土脸、风尘仆仆的。

    当三个人对视的时候,一瞬间时间也是静止了,好一会儿,郭嘉才开口说道:“师兄,一别多年,别来无恙,这位,便是奋威将军、代郡郡守华雄。”

    此时,急忙出来的荀或也是看到了这两人,闻言,荀或也是急忙作揖行礼道:“颍川荀或,拜见华将军,远来叨扰,还请将军见谅。”

    “哈哈哈,我与文若一见如故,文若能来此,我之幸事,走,不必拘谨,我们进去聊。”

    说着,华雄一手牵住郭嘉,一手牵住荀或,向着厅堂内部走去,当真是好朋友,一起走,你牵着手,我牵着狗,大家一起走,而荀或起初显然是一愣,但是随即,便是欣然前往。

    “师兄,你有所不知,得知你在这里,子初从平谷狂奔一天一夜,赶到这里来见你,他才重伤昏迷刚醒了两天啊。”

    当几人来到厅堂之后,纷纷落座,郭嘉也是说出了真相,听到这样的话,荀或也是再度起身,拜谢华雄说道:“将军如此,荀或受宠若惊,将军万金之躯,奈何为了荀或一届匹夫如此,荀或受之有愧啊!”

    “哈哈哈,文若,昔日周公思贤若渴,一餐三哺,我华雄没有周公那样的德行与能力,但是骑术却是相当的不错,当然,奉孝体质差,这一日一夜,也是颠簸够呛啊。”

    “当然了,只要能见到你,我们也是知足了,主要我怕你跑了。”

    “嗯?”

    闻言,荀或也是一愣,什么叫怕我跑了啊?当然了,这只是华雄一紧张,说出了现代话而已,郭嘉闻言也是一愣,不过随即笑道:“师兄,代北方言,意思是怕对你招待不周。”

    听到郭嘉如此说,华雄也是给了郭嘉一个眼神儿,意思是,兄弟,还是你懂我。

    “将军语言幽默,在下佩服。”

    “文若兄,这里无有别人,纯属好友相会,你称呼我为子初就可以。”

    “这、恐怕、”

    荀或也是吃惊的说道。

    “师兄,你就听子初的吧。”

    “谨遵命。”

    闻言,荀或也是再拜说道,但是,内心里对于一届主公,为了见到自己,竟然一天一夜狂奔四百余里,这样的举动,荀或的内心,自然也是更加的明确了,当今的大汉,恐怕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而对于他荀或来说,他看重礼节,却又不为礼节所拘谨拘束,这样的求贤若渴,让他看清了决心。

    也让他自己再一次的下定了决心,实际上,不用交谈,这初次相逢的印象,几个人之间,早已经熟悉了彼此的内心,真正的做到了心意相通了,因此,荀或当即也是开口说道:“实不相瞒,子初兄,你今日的做法,我的确是眼界一开,日前奉孝于信中所提,说实话,我的内心,

    还存在一些疑虑,而今,当真是疑虑尽消了。”

    “哈哈哈,文若兄果然也是性情中人,实不相瞒,我与奉孝说过,与人成大事者,必须也要与人推心置腹,若是连身边亲近之人都信不过,那么,又能信得过谁昵?”

    此时,听到华雄如此说,荀或也是突然开口说道:“子初兄,荀或不才,此来,既然你我秉性相投,一见如故,那么荀或有一问,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文若兄,既来此,便放开手脚,无有束缚,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好,子初兄豪爽,我想请问子初兄,子初兄想要除贼扶汉,请问,是行光武之事,还是行霍光之事?”

    闻言,华雄显然一愣,他看了看郭嘉,郭嘉倒是表情平静,似乎早就料到了荀或会有如此一问,而后华雄在次看向了荀或,开口说道:“文若兄,果然公心持正,如此发问,是我所寻之人!好,既然文若兄如此来问,那么,我也就开诚布公的回答于你。”

    “朝廷若有昭宣之帝,则我华雄他日必为霍光之事,一心扶汉,绝无二心,朝廷若尽更始之流,那我便效法光武,再兴大汉,当然,两种方式,我更倾心于光武之法,因为,我华雄,有我自己的抱负,那个位置,非庸才可坐,文若兄,不知道,我这个回答,您认为如何昵?”

    其实,荀或的问题,已经是相当的直接了,所谓的光武之事,指的就是华雄像汉光武帝华秀那样,扫平天下,自己称帝,再创汉室中兴的局面,霍光之事,指的是像西汉霍光那样,辅佐皇帝,兴复汉室,这一问,实际上就是在称帝和权臣之间做一个抉择,而华雄的回答,也是相当的实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