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 作品

第一百九十八章 阎柔功成 计谋辽西1

    “好好好,有进步,有进步!哈哈哈哈!”

    其实,这样的战术战法,也是华雄学的,他的学法来源,实际上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岑港之战。

    当年俞大猷等人调集大军,打了好几个月,也没能拿下岑港,与岑港的地势地理不无影响,嘉靖皇帝大怒,限期一个月,消灭岑港的倭寇,这就迫使戚继光等人不得不想办法。

    于是,戚继光想出了这一招,他连续十几天带领士兵冲锋,小鬼子一旦反扑,戚继光便是率军撤退,或者说仓皇逃窜,就这样,反反复复十几天之后,小鬼子以为戚继光也是个白给的货色,愈发的轻视戚继光,因此,在一天夜晚,戚继光再次率,对着小鬼子们发起了真正的冲锋!

    小鬼子还以为明军将士们像之前那样,不堪一击,没有防备,就这样,最终戚继光率军一举冲上了岑港,剿灭了全部的倭寇!

    所以,说到底,对付陶祝的这一战,华雄其实是从戚继光岑港之战那里,得来的启示。

    在华雄看来,有机会的话,他也一定要杀一杀这小鬼子的尿性劲儿,只不过这时候,小鬼子应该还未开化完全,称之为扶桑是也。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时辰,终于,龚都率领着三千二百人也是来到了渔阳城外,得知龚都的到来,华雄与李大目、耿异等人也是亲自迎接龚都并三千二百将士们。

    “末将龚都,参见主公!”

    “哈哈,龚都,来,随我进城,立同,妥善安置将士们!”

    “诺!”

    “龚都啊,接风宴已经为你摆好了,现在我们收复了四座城池,也是取得了较大的胜利,等到收复平谷县之后,我们在一起召开庆功宴!”

    “这一次,拿下安乐县城,你与华辟,功不可没!”

    “多谢主公,主公,都是您调配得当,末将等一切都是按照您的指示去做的,末将岂敢贪功?”

    闻言,华雄也是哈哈大笑,其实有的时候,他也明白,君臣之间,再好的关系,也少不了这样的“客套”话,而且,这还是他们彼此之间必须要适应的话语。

    闻言,华雄也是眼角一动,而后也是继续牵着龚都的手,开口问道:“来,快快给我说说,你与华辟将军,是如何拿下安乐县城的?”

    华雄也是开口问道。

    “是这样的主公,我和大哥起初并没有攻城,反而是在周围的村邑率军周转,城内的柴火、粮食供应,都从城外的马庄粮仓供应,我和大哥便是拔除了马庄粮仓。”

    “而后,在得知我和大哥拿下了他们的粮仓之后,那固安也是派军出来拦截我们,而我二人则是兵分两路,我率军埋伏在城外,大哥率军在正面拦截叛军。”

    “就这样,当叛军出城之后,大哥率领中军营也是将他们缠住,城内的叛军被迫前往救援,我则趁机率军占领了城池,而后又与大哥前后夹击,击败了叛军!”

    “主公,这一次,我们能够大获全胜,安乐县的老百姓们,功不可没,是他们供应我们粮食,还不要任何的钱财,我们能够得知安乐县城内的消息,也是百姓们为我们提供的。”

    “这一次,当地更是有着两千人参加了我们汉军,我把这两千新军带到了这里,毕竟,防守城池,他们的经验,可能还有不足,需要再进一步的训练,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龚都也是一口气说出了攻打安乐县城的经过,华雄对此也是赞不绝口,而后说道:“你们做得对,这样一来我们在渔阳城内的兵力就已经多达近六千人,这六千人里面,我们留下四千人,包括两千新军,来防守渔阳城,而我则亲自率领龚都与接近两千的将士们,援救文远与仲绪!”

    “城内的防务,就交给立同、大目、隗谷与陶祝,按照我们之前的计划来做,安顿城内的一切问题。”

    “诺!主公,您要不要在多带一些兵马?”

    耿异也是担心的说道。

    “足够了,平谷县只有七千叛军,文远与仲绪所部也是有着四千五百人,我们加在一起,有着将近六千五百人,足够进击叛军了!”

    “好,主公,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龚都也是开口问道。

    “事不宜迟,待我稍作准备之后,我们便是出发,龚都,你先派遣八百人,带足干粮与酒水,先行赶往宽石岭,这都已经三四天了,文远与仲绪携带的三天的单兵口粮,应该也是用完了,让他们先行补给比较要紧。”

    “诺,主公,我这就去安排。”

    而此时,华雄要做的事,就是给朝廷上表,将张纯叛乱的消息,紧急上报给朝廷,这种事情,越先向朝廷报告,则越是合理,越是具有主动权,毕竟,这第一手的资料,全部掌握在华雄的手里,谁知道皇帝老儿什么时候驾崩昵?

    现在,这所有的时间都是已经提前了,为此,华雄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真正的有备无患。

    想到这里,华雄也是提笔写道:“臣奋威将军、代郡郡守华雄,有本启奏,伏惟我皇帝陛下圣裁,前者,上谷郡郡守高焉、郡丞鲜于淳叛乱,臣未经请示,平定叛乱,可是不曾想,原来其背后,另有势力支持。”

    “原中山相张纯、泰山郡守张举,因不满骑都尉公孙璜,加之对朝廷怨恨,于一月前,举兵反叛,贼众声势浩大,聚众十余万,从渔阳郡而来,旬日不到,渔阳失守,太守耿纯死焉。”

    “幸得耿纯之子耿异率众坚守,苦待援军,渔阳才不至于全境沦陷,又叛军兵分两路,以四万众据守渔阳中东部地区,以七万余众大举攻入右北平郡,右北平太守华政死焉,右北平全郡沦陷。”

    “此时,乌桓大人丘力居与张纯、张举联合,率众三万余南下辽西属国,张纯、张举亦率军五万余,东进辽西郡,三郡百姓荼毒兵革之祸,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臣日夜期盼州牧上官至此,调兵遣将,平定叛乱,可是州牧上官迟迟不至!”

    “此臣所难明一也,又三郡百姓非我大汉子民呼?各地逡巡观望,任贼屠戮,忠于我大汉之心可信也?此臣所难明二也!臣身为大汉皇亲,高祖、世祖血脉于臣体内流淌,每每不能替陛下分忧解难,替大汉剿除叛贼,臣常有切齿附心之痛也!”

    “故而,臣于八月望日,率军两万,从上谷郡出发,在多方协助之下,我军将士血战贼寇,已经收复本郡中东部渔阳郡治、安乐、狐奴、广平等县,剿杀叛军共计一万九千余人,然则臣军亦伤亡惨重,且我军无粮,后继无缘,叛军仍有八九万众!”

    “平叛之战,我部将士拼死血战,臣不敢贪功,但将士们无粮无援,仅凭着对我大汉的一颗忠心、满腔碧血,与强敌血战至今,忘陛下怜见,又前渔阳太守耿纯之子耿异,为人聪颖有能力,此番收复渔阳,耿异功不可没,因为其熟悉渔阳政务,故而臣也是暂时令其代理渔阳郡郡守一职,调度军需等。”

    “陛下,非臣万难,实在是叛军人多势众,而我军只数千,臣惶恐诚恳陛下早日遣州牧上官至此,讨平叛乱,臣虽死无憾!伏惟百拜陛下,恭请我皇圣裁!”

    华雄的这封奏疏,可以说,不仅筒要说了当前的实情,同时,也进一步的弹劾了华虞,并且还顺带捎上了公孙璜,华虞,面对叛乱,久久不来,致使叛乱越来越严重,当负有严重的失职之责,而张纯张举的叛乱,虽然有张温偏袒公孙瓒之嫌,可是华雄却也是将笔锋改变为张氏兄弟与公孙璜之间的矛盾,故而,任何时候,只有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手里,才是最重要的。

    写过这封奏疏之后,华雄也是将这封奏疏交给了可靠的人,再度快马送往了洛阳,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洛阳的大将军录尚书事何进的府邸,当朝大将军何进,正在与他的幕僚们,商量着华虞与华雄之间的关系。

    对于东汉中后期来说,三公的基本权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逐渐的被尚书台所架空,尚书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了政府的真正首脑。

    因此,从汉桓帝即位以后,他便是着手削弱尚书令的权力,在外朝,继续辅佐大将军来对抗尚书令。

    由于大将军只掌管军事,基本无有太多的权力插手政事,所以,汉桓帝也是决定在大将军的后面加上录尚书事这个头衔,所谓的录尚书事,指的就是大将军有权过问尚书台的政务,久而久之,录尚书事这个头衔,很显然就已经成为了尚书台的另一位实际上的尚书令,而此时的大将军何进,因为是外戚,借助着妹妹的缘故,以屠户的身份,成为了大汉帝国全权执掌军事的大将军与掌管政务的录尚书事,权势一时之间也是如日中天,宾客幕僚,遍布洛阳内外,几乎无有几个人敢去招惹他的存在。

    而此时,他对于幽州近来的动向很是关心,关心的主要原因在于,宗正卿华虞,竟然被任命为了幽州牧,这位在朝在野都有着相当影响力的人物,绝对不允许小觑。

    身为汉鲁恭王的后代,华虞在华氏宗族中也是相当的有名望,且在北方各个边疆部族中,更是具备着崇高的威信,之前曾相继担任兖州刺史、幽州刺史等地方一把手的职务,对于幽州和兖州来说,华虞相当的熟悉,门生旧部都散落在那一带!

    此番天下动荡不堪,各地州郡刺史太守都想着要聚集兵权,恰巧那个同样身为皇族代表人物的太常华焉,还建议将刺史改成州牧,这不是更加方便州牧将当地的军权、政务、财务等权力全部的聚集到自己的手里吗?这还了得了?

    加之幽州民风剽悍,尚武好战,幽州突骑更是名冠天下,又加之黄巾作乱的影响,大批的难民逃到了幽州大地,一旦华虞来到这里发展,那还不是如鱼得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