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回许昌

    “这事等华雄来了许昌,再做决定。”

    “这…”

    杨修虽然很不服气,但也不敢惹恼曹操,只好告辞退去。

    深夜,杨修的府中依然灯火通明。

    曹植作为曹操的公子,不方便出马,杨修已然成了曹植势力的领头羊之一。

    除了杨修以外,夏侯家族的众官员包括贾诩,全部聚集一堂。

    “今日的事情诸位也看到了,丞相显然想给那华雄开脱,但私自调动兵马,夺取合肥军权,这可是等同谋反的大事,岂能压下去。”

    “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件事闹得越来越大,明日我打算在早朝之上联名弹劾华雄,到时即便是丞相也压

    不住。”

    “可这样会不会让丞相不高兴?”

    旁边的一位官员问道。

    “人总要做取舍,况且法不责众,我们这么多人联合在一起,丞相也拿我们没办法。”

    “只要能扳倒华雄,就算此刻丞相不高兴又怎样?曹植公子会记住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的。”

    听到杨修的话,在场众人皆眼前一亮。

    是啊!曹植年岁已然不小。若能扳倒华雄,势必会给曹丕的势力致命的打击。

    到时有很大的可能,曹植将继承大位。

    一旦曹植继承大位,那他们这些人可就是从龙之臣,与未来的荣华富贵相比,这一点小小的风险又算得了什么?

    “冠军侯华雄未经朝廷调度,私自出兵合肥,意图谋反,臣请求陛下治冠军侯之罪。”

    杨修在早朝刚刚开始的时候,便站了出来,将手中的奏折递上。

    原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丞相府主簿,满朝文武比他官职高的数之不尽,可此刻他站出来,竟颇有几分群臣领袖的风范。

    虽然如今名义上曹操只是丞相,但在早朝之上若有什么要事禀奏,必先经过曹操的同意。

    此刻杨修竟敢越过曹操,直接奏表天子。

    曹操的脸已经阴沉下来,而刘协则小心翼翼的望了旁边的曹操一眼。

    今天气氛太不同寻常了。

    原本若只是一个杨修,曹操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把事情糊弄过去,但是随着杨修的站出,一道道人影纷纷涌了出来。

    “臣丁廩,请陛下治华雄之罪…”

    “臣夏侯……附议。”

    每个人都拿着弹劾华雄的奏折。

    汉献帝如坐针毡。

    他可是知道冠军侯华雄是曹操最倚重的人,现在这么多人联合发难,他究竟该如何处置。

    “丞相。”

    刘协小心翼翼的喊道。

    曹操缓缓的站起身来。

    “关于华雄的事情,我心中自有处置。”

    曹操话音刚开口,就被杨修打断:“丞相,冠军侯拥兵自重,若不处罚,日后必成大患,还请丞相三

    思。”

    “请丞相三思!”

    大殿之上,乌泱泱的跪倒一片。

    曹操瞬间握紧了拳头。

    这是在逼宫。

    他也没有想到,杨修等人的胆子这么大,但倘若只是一个杨修,他可以置之不理,甚至朝会结束便把他下大狱。

    可是跪倒的这些人中,有谋士贾诩,有夏侯家族的人,还有许多为他曹操立下汗马功劳的官员,他不可能把他们全杀了。

    可是难道真的要治华雄的罪。

    曹操心里清楚,华雄绝无谋反之意,否则他根本不会来许昌。

    然而他知道又有什么用,华雄确实发兵合肥,这便是把柄,这该如何解释?

    若无谋反之意,怎敢在没有军令的情况之下,擅自调兵出自己的封地,连曹操也无法为华雄开脱。

    看到曹操不说话,杨修嘴角露出一丝得意,他早就料到这种状况,法不责众,自己这么多人一起逼宫,曹操也不能一意孤行,包庇华雄。

    最重要的是华雄把柄在自己的手上。

    大殿中的气氛有些凝重,杨修等人跪在地上不肯起来。

    原本忠于刘协,敌视曹操的大臣们,一个个露出冷笑。

    狗咬狗一嘴毛。

    曹操杀了华雄,他们自然最乐意。

    荀彧郭嘉等人则紧皱着眉头,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为华雄开脱。

    就在此时,忽然外面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

    紧接着便听到小黄门那尖锐的嗓音。

    “急报!合肥八百里加急!”

    曹操眼中猛然间有精光闪烁:“难道华雄的兵马在合肥与于禁因为争权发生了争斗?”

    杨修等人脸上先是一震,继而露出微笑。

    如果真的华雄的人强行夺权,那造反之名便逃脱不了了。

    郭嘉等人的心则都提了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

    不等刘协开口,曹操便声音急促的发问道。

    他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那小黄门将密封的信封恭恭敬敬的递给曹操。

    当曹操将信封展开,顿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是于禁写给朝廷的奏折,信中写明,孙权派凌统,刘记攻打合肥,集结了五万余人。

    幸好有华雄的三万兵马支援,信中还大力的为赵云歌功颂德,称赞赵云乃当世猛将。

    最后语气悲怆的承认自己的罪过,请求曹操降罪。

    曹操看完全部的内容,原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孙权的兵马真的袭击合肥了,华雄料事如神,及时派兵马前往,才让合肥没有沦陷,华雄并没有谋反之

    意。

    曹操看完,这才想起自己的行为有些僭越,急忙将奏疏传给天子。

    而此时,杨修等人认为这肯定是合肥城的矛盾激化,大声道:“丞相,冠军侯华雄起兵造反,请丞相下令治华雄之罪!我虽是一介儒生,但愿亲自带兵荡平江夏。”

    “我等也愿意为丞相分忧!”

    一众大臣齐声高呼,意悲情切。

    曹操冷眼看着这些向自己表忠心的大臣,他们是如此的真情流露,若不是因为他们弹劾的是华雄,或许曹操都会被他们感动。

    可现在他们这副嘴脸,只会让曹操反胃。

    曹操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些大臣们平日一个个道貌岸然,傲骨铮铮,可原来诬陷起人来,也是这般的正义凛然。

    “果然大奸似忠,大伪似真!我曹操自诩演技惊人,可和你们相比,还差许多啊!”

    此时,刘协终于看完了奏疏的内容,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江东贼子孙权兴兵袭击合肥,冠军侯华雄料事如神,防患于未然,虽在没有得到朝廷诏命之下,擅自用兵,但事急从权,可以理解,应当记一大功。”

    刘协话落,原本义正言辞的杨修等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僵硬。

    而曹操则冷哼一声:“今日冠军侯华雄要来许昌,荀彧,郭嘉,你们与我一同去迎接。”

    说完,便直接向殿外走去。

    他并没有说怎么处置杨修等人,但杨修却扑通一声瘫倒在那里,感觉天旋地转。

    江东孙权的府邸里,孙权正在和周瑜下棋。

    “公瑾啊!那刘记虽然品德不怎么样,但此次所献计策却是精妙绝伦。”

    “先攻合肥,让华雄支援,再攻夏口,让华雄首尾难顾,然后席卷整个江夏,这一战过后,恐怕半个江夏郡都将落于我手。”

    “有了江夏郡,合肥连成一线以后,无论是对战刘表或者抵抗曹操,都将大大的有利。”

    孙权很兴奋,自从他执掌大权以来,虽然棘棘业业,但江东基业皆是兄长创下,他在江东许多臣子的眼中,始终不如兄长孙策。

    但倘若能拿下江夏,开疆扩土,可极大地树立他的威望。

    “刘记这次的确令人刮目相看。”

    周瑜落下一子,羽扇纶巾,当真是潇洒飘逸。

    若是说历史中三国最风流之人,莫过于周瑜了。

    历史当中,周瑜的才能那绝对是顶尖,若非书写三国演义的是蜀国之人,夸大了诸葛亮的才能,贬低了周瑜,事实上赤壁之战,草船借箭,这都是周瑜的手笔。

    “袭击合肥,肯定能够一举建功,但以华雄的狡猾,未必会派兵支援。”

    “而是有可能死守夏口,这样,我们能得的也仅有合肥一城。”

    “合肥若有难,那曹操必会让华雄派兵支援,但华雄却未必会执行。”

    “冠军侯华雄和曹操的关系不像是君臣,更像是朋友,华雄也是曹操手下唯一敢违抗曹操命令之人。”说到此处,周瑜脸上露出几分感慨。

    他和当初的孙策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他没注意到旁边孙权眼中的复杂。

    正因为孙策和周瑜的关系,对周瑜太过倚重,官拜水陆大都督,所以周瑜在江东中的威望,甚至比孙权这个主公还要高,可偏偏孙权对周瑜又不得不用,可谓是又爱又恨。

    这对君臣一时之间都陷入了思索当中,直到一股清风吹来,这才同时清醒过来。

    “公瑾,继续下棋。”

    孙权微微一笑,言语之间对周瑜客气之至。

    周瑜却只是微微一笑,他又何尝不知孙权对自己的忌惮,但忌惮有用吗,整个江东离不开我周公瑾。就在二人各怀心思的时候,一名士兵匆匆的前来禀报。

    “主公,大事不好了!凌统将军传来急报,在合肥遇到华雄的大将赵云,凌统将军的五万兵马被杀的溃不成军。”

    “如今已不足一半。”

    “什么?”

    孙权和周瑜同时站起身来。

    孙权以为凭刘记的计策,半个江夏都能落入囊中。

    而周瑜虽然没有那么乐观,但也认为攻占合肥不是什么难事。

    可万万没有想到,华雄竟然在合肥布置了兵马。

    “这华雄难不成能未卜先知?”

    孙权年纪虽不大,但城府却足够深。

    遇到这种大事,竟很快就镇静下来。

    “世上哪有能掐会算的人,定是我们阵营中有奸细走露的消息。”

    周瑜沉声说道。

    “华雄在合肥布置了多少兵马?”

    孙权沉声问道。

    “总共三万,由大将赵云所带领。”属下回答道。

    “三万?我让凌统可是带了五万大军,五万大军纵然攻破不了合肥,但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

    “这凌统,枉我对他寄予厚望,实在令我失望!”